芙蓉鸟—疾病篇
疾病防治
十二. 鸟病预防的基本原则
为了预防乃至消灭芙蓉鸟疾病,将其危害性限制在最低限度,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切实抓好“养、防、检、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消除或切断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鸟这3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养:是指平时必须搞好饲养管理,即合理搭配饲料,满足芙蓉鸟的正常生理需要;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科学的进行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养是防疫工作的基础,是增强鸟的体质,提高鸟体抗病能力,保证芙蓉鸟健康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措施。
防和检:是指通常所说的防疫和检疫,是防止引入病原,及早发现和控制乃至扑灭疫情的两项密切相关的重要措施。
治:是指疫情发生后,采取必要和恰当的措施对病鸟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和促进病鸟的早日康复。同时对受威胁的健康鸟也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进行疫苗紧急接种或药物防治。
1.为芙蓉鸟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根据芙蓉鸟的生活习性的特点,选择大小适当结构合理的笼具;经常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依据四季的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相宜的饲养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风,但不要将鸟笼放在风口处;既要有必要的日照,但时间又不能太长,一般上午斜照的日光为佳。
2.经常保持养鸟器具的清洁卫生
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食具和鸟笼每周清洗和打扫一至二次。消毒一般每月一次,鸟笼可用日光消毒,食具饮水器及其他用具可用百毒杀、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等消毒。每天清理粪便,鸟巢经常更换垫料,一窝小鸟能独立进食后,对鸟巢进行清洗,再用沸水烫洗,晒干备用。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鼠、杀虫和消毒。
3.注意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
饲料的调配应尽量做到合理和营养全面,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的需要量及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在饲养过程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时有发生,要视具体情况经常注意补充。对易变质腐败的油脂性和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应添加适量的抗养化剂和防霉剂,以防变质。
4.加强运动
通过增大鸟笼空间、加大栖杠距离、饲料引逗,以及水浴等方式增加芙蓉鸟的活动量,避免因运动量不足而过于肥胖,过于肥胖的鸟不但会不发情、不产卵或少产卵,还会发生猝死的情况。
5.严格隔离检疫
购进新鸟应先隔离饲养、严密观察和认真检查,待证实确无疫病,特别是无传染性疫病后,再并入原有的鸟中一起饲养。
6.注意日常观察
每天都要观察芙蓉鸟的精神状况、食欲、饮欲和排便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应及时诊断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十三. 致病原因
1.传染性疾病的病因
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鸟体后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其中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又称寄生虫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的存在,而且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鸟。三个环节中一个环节被终止,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传染病是指体内有致病微生物生长并在不断向外传播致病微生物的病鸟(有症状),或带毒(菌)鸟(无症状)。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后,再传入其他易感鸟所经过的途径。传播途径可以是直接传播,如撕咬、伤口、交配等方式引起的传播。也可以是间接传播,如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先污染环境再引起易感鸟发病。间接传播的媒介可以是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笼舍、土壤、空气、水罐、食罐等。也可以是蚊子、虻、蝇、蜱、老鼠、野鸟,以及人和其他动物。
2.非传染性疾病
是指此类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可由遗传缺陷、营养代谢障碍、毒物或药物中毒,以及环境急剧改变或饲养管理失误等原因引发。常见的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以及霉变饲料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由腐败蔬菜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由毒物或药物引起的中毒等。此外,还有外伤、骨折、啄羽癖、各种因素引起的应激等疾病。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