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窩的工作。
有些鴿子甚至不願意為了吃東西而離開自己的窩巢。
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鴿子類型,它們有個性。伴侶離開一兩天就不抱蛋的鴿子則沒有個性。
我喜歡為捍衛巢箱誓死爭鬥的雄鴿。我不喜歡輕易投降,放棄自己窩巢的雄鴿。
系統
荷蘭和比利時的賽鴿運動,在90年代初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有些鴿友力挺幼鴿賽,為幼鴿賽開啟新頁,並拉大自己與其他鴿友間實力上的距離。
他們的幼鴿賽翔績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其他一大票鴿友心裡納悶著“這到底是怎麼一
回事”?幾年後,真相終于大白。
有一小群聰明的鴿友,學會了怎麼延遲幼鴿的換羽期,但他們總是對這個祕訣守口如瓶。
比利時鴿友用可體松(cortisone,一種荷爾蒙),荷蘭鴿友則用蔽光系統。
如今,這個祕訣已是公開的祕密。每個鴿友都懂得控制自家鴿子的換羽。後來由于比利
時明文規定禁用可體松,所以現在大家都用蔽光系統。
至于翔制,如今歐洲強豪分成兩群:
---一群以抱蛋巢態飛幼鴿(自然制)。
----另一群以分隔雄雌兩性方式飛幼鴿(鰥夫制)。
還有小小一群的第三群人:那些舉棋不定,不知道該用哪種翔制的人。
其實這一點也不足為奇,因為上述兩種翔制各有其優缺點。
陷入兩難
我經常被問及“你用什麼翔制”的問題。鴿友想知道我飛自然制或鰥夫制。
“我沒飛什麼制。”我總是這麼回答。
接下來他們滿臉疑惑地看著我,好像是說“每個飛幼鴿成功的行家都有用一種翔制。”
不過那些人不是我,這表示我不單用一種翔制。
當賽季持續達 2 個月或更久時,我不相信單飛自然制,單靠讓鴿子抱蛋就能獲得充分
的誘激,就能讓鴿子保持超級狀態。它們的好狀態至多只能維持兩、三星期而已。
另一方面,單靠鰥夫制也很難讓鴿子維持好狀態幾個月。沒過多久,它們對于這個遊戲
只會表現出一副厭倦透了的模樣。
在70和80年代這還不成問題。那時比利時全國鴿友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波治全
國賽;荷蘭鴿友亦同仇敵愾,有志一同,那就是奧爾良全國大賽。
所以,他們只需要專心準備在這一場大賽上頭,之前的賽事對他們而言就不是太重要。
當時唯一要擔心的事情就是:到底能派出多少羽巢窩裡有一羽幼雛的幼雌參賽?
但時代不同了。如今幼鴿強豪不單只專注在一場大賽上頭,他們想在各大小比賽裡場場
蟬連獲勝,如此一來,遊戲規則可就不同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我不相信整季光靠飛自然制就能成功,但我也不相信整季只飛鰥夫制
就能飛得好。所以,我使用的翔制是這兩者的結合。
如今有人幫我吹牛說:我的賽績無人能及!
這是因為我使用的翔制完美無瑕嗎?利用這樣的結合是獲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嗎?
首先我必須說,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完美無瑕的。
其次,我這一生裡只有兩件事情是不可或缺的:繳稅和死亡。
言歸正傳,讓我們來探討這兩種翔制各有哪些優、缺點吧?
自然制
荷蘭和比利時大部分的“幼鴿專家”都認為:比賽鴿巢窩裡有一羽一週大幼雛時,便是最佳的
出戰巢態。或許他們的想法沒錯。
一些賽鴿雜誌在每次全國賽後都會針對優勝鴿做詳細報導,而我也拿這些報導做過研究。
我的研究報告顯示,優勝鴿裡約有60%飛自然制。在這60%的優勝鴿裡,有50%是在巢窩裡
有一羽幼雛時出賽,有15%在蛋快要孵化時出賽,約20%在剛配對後就出賽。
最令人震撼的是,沒有一羽優勝鴿是在蛋剛下出之後就出賽的!
---自然制最大的缺點,是鴿子最佳的巢態只能維持一、兩個星期:在蛋即將孵化前和稍
後幼
雛剛孵化不久後的這段期間。
---另一個缺點是,對大多數鴿子來講,巢窩裡有一羽幼雛是一個真正巔峰的巢態,但不是每羽鴿子都如此!有極少數鴿子在抱蛋期或剛配對後才能飛得好。
---自然制的第三個缺點是鴿子不能做繞舍飛翔運動。所以,只能給它們做陸訓,不然你必須把它們趕出巢箱,關閉鴿舍,揮動旗子趕它們做繞舍飛翔。
因為訓練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我深信許多鴿友若肯更認真操練鴿子一點的話,他們飛老鴿和幼鴿賽的成績就能有所改善。
一場歸舍的比賽代表一場運動,要運動得好就需要勤于練習,不管是對人類或鴿子都一樣。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鴿友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