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看法:通过眼砂能预知赛鸽是否能生养出冠军鸽。实践证明,即使常胜鸽都无法提供育出好鸽的保证。因此,任何想通过眼砂而不是参赛背景来预测赛鸽获胜与否的人,都无非生活在空中楼阁般的幻想中。
鸽界的各种媒体一直无休止地刊登冠军鸽眼的特写图片,部分专刊甚至把这些图片登上了封面,对此我曾深感恼火。但事到如今,我意识到这反倒帮了我们一把。回顾所有冠军鸽眼的特写图片,你会注意到一点:这些眼睛完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没有两双眼睛是一样的。这简直就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个体身份了。在最近发表的一张冠军鸽眼图片上,我看到了平生见过的最差的所谓“眼砂”(《赛鸽画刊》1999年3月号,总第350期,第39页)。各位如果去看看就会知道,按眼砂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它简直就是一团糟:条条黑色裂缝布满破散不堪的红棕色虹膜,并露出底砂颜色;瞳孔呈不规则椭圆状;外圈不完整;而且更具决定性的问题是——无可见适应圈;实际上,连内缘都呈锯齿状!然而,正是这只由杰夫·德·威尔(Jef De Wilder)所持有的名为“拍打号”(De Slap)的赛鸽,在1997年利摩日(Limoges)的全国赛中,从21776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一个月后,它又锦上添花,在沙特鲁(Chateauroux)的省级比赛中再度折桂。幸好杰夫并不是眼砂理论的追随者,否则他早就把这只赛鸽在幼年时期就扫地出门了。
那么,眼砂一说是如何起源的呢?为了得到答案,我在鸽界文学中埋头苦寻。我甚至不惜回溯55年,找到了1945年出版的《世界赛鸽大全》(The Homing World Stud Book)这本书。当时已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在该书的第27页,有一篇标题为《眼睛》的文章,不过很遗憾,文章没有提到作者的名字。不过在此篇长达3页的文章里,我找到一些关键论述,引用如下:
“在鸽界,赛鸽的眼睛原本做为某一品系和血统的识别用途。安特卫普鸽拥有它们独特的眼睛,史摩尔鸽(Smerles)则拥另一种眼睛类型,而利尔鸽(Carrier)的眼睛又属于另一种形式等等,依此类推。但由于为了得到完美赛鸽而进行杂交。它们眼睛的特征都已经失传。如今,鸽眼的最初特质几乎已变得错综混杂、纠结不清。”作者继续写道,“不同血统和品种之间的杂交和凝聚变得如此广泛,以至于很难辨认出原有的眼睛特征,因此鸽眼理论很少再被鸽友认真看待。”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眼砂理论早在55年前就已被摈弃。不过,从这些早期的书籍里,我们能够清楚眼砂理论的来源和典故。所有早期的鸽系,由于血统纯正化的保持,它们的眼睛拥有独特的类型和颜色。目前的赛鸽血统则是出自这些早期的血统,但诚如文章作者所言,这些早期血统的鸽眼——或更准确地说——眼睛的类型,都已经以为杂交混育而失传。
因此,眼砂理论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在今后的时间里,它仍将会继续存在,因为对于鸽友的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希望通过走捷径赢得比赛的鸽友而言,眼砂理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以眼砂为主题的商业光碟和鸽书销售热潮,以及鸽眼专家们通过未经确认的、轶闻形式的言论来宣传眼砂的神奇预测功能,势必将煽动更多鸽友的好奇心。
然而,在喧嚣熙攘之后,我们或许仍旧意识不到,赛鸽双眼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一睹其羽翼下的世界。
作者:吉姆·布朗
看起来这个家伙写了很多的废话来低估眼砂的妙处。从某些方面说,他的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90%是因为金钱和自负等原因促使的。同时,也有一些精选出来的眼砂研究的提倡者们以事实为依据,以例证为准绳,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比以往那些研究所谓什么速度线,瞳孔中小圆圈的胡言乱语的人们要有用的多。这些研究者们,诸如毕切家族(Bieches),普波家族(Pobors)等等,他们都很乐意把自己的比赛成绩和育种成果放到网上供大家参考。我敢打赌,那些反对者们一定会因为相形见绌而倍感悲伤。
退一步说,普波就算没有什么特殊的理论,但是以他的赛鸽优异成绩足以支持他的观点了。他们的鸽子不管是卖给了谁还是卖到哪个国家,都会有精彩的表现。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使用了鉴别眼砂的方法来挑选赛鸽。那个作者能说出同样的话么?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全世界也有很多通过看赛鸽眼中的星斑,距离线速度线或者瞳孔圈判断鸽种优劣的人,他们大多数也不是像普波家族那样有建树的。我们的主张中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广泛的认可了。如果每一个有关眼砂的理论都是真理的话,怎么没有哪个理论家养了满棚的冠军鸽?又怎么没有更为惊人的比赛结果出现呢?
普波也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