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辙,丝毫无二。比如我棚中的“小龙女”,就是这种应该传代大方的明星鸽,通过上述方法育种,我尝到了甜头。
记:您舍不会在每年配对前都要做“纸上作业”?用几个星期来考虑雌雄配方呢?而在挑选配对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王:我每年都会做。往年的老配对,新的一年只会考虑用1/4。之所以腾出更多空间和余地,完全是配对本身充满了奥妙莫测使然。尽管很多成功的配对当初始于一锤定音,但这种幸运很少,大部分还是踌躇再三,有的直到临配合笼时又感不满意,再调换配偶。至于考虑选配的主要因素,或说唯一因素,除了比赛,还是比赛。
记:雄最喜欢哪个品种?
王:我最喜欢詹森和狄尔巴。前者是全球公认的中短距离全能鸽,育种“百搭鸽”;后者是历史悠久的长程耐力鸽,也是育种“百搭鸽”。刚巧,这两种鸽的眼睛都很有特色既漂亮,又容易配,亲和力又好。
记:按照时下的说法,再优秀的外来引进鸽,都要花一年半载时间适应新环境,等完全适应下来,才能育出质量“不打折扣”的后代。对此,您怎么看?
王:我认为不能绝对,要具体看是什么类型的鸽系。如引进的完全是属于延种型的,具有浓烈种鸽眼、貌的,企图靠繁殖一代就要在新环境飞出刮刮叫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种类型,再适应几年也育不出实战型后代。但引种人很熟悉将要引进的鸽种特性,选择的种鸽个体眼睛透气好,本身又有赛绩,到新环境很快就能出成绩。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因鸽施配,引不同的鸽,得不同的果,不能一概而论。
记: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距离的赛事?
王:不管多远,以一只赛鸽生理极限、倾尽所能,当天归巢的赛事最过瘾,也最具挑战性。具体来说,我估计今后在上海,700公里左右当天归巢赛会成为新一轮热点。
记:一羽好鸽.在基本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您最看重的还有什么;
三:脑子聪不聪明;一羽智商高的鸽子,无论在舍外,还是笼内.是看得到的。这就是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神态。比如我舍内的“迪迪号”侄。此鸽是在盖比在京展览时发现的,当时一共14羽鸽,它在里面一点不起眼,年龄又最小,还一副雌相,可我一眼就看中了它。因为它在14羽中站相最机警,对笼外人们的行动反应最敏感,好像时刻都在提防着什么。过了不大一会儿,14羽中被人买走11羽,还剩下3羽,这羽“迪迪号”侄仍在笼中未被人赏识。我开始问价,得知才7000元,我价也不还,马上买下。携回上海,立刻作育,今年春上海560公里全市4万多羽比赛勇夺第5名,即是它的女儿!
记:您对比赛鸽的翅膀有哪些要求?
王:讲翅条不能孤立讲,一定要与肌肉条件一起来讲。条羽窄的,肌肉要求一定要好。不然它就不能提供高速扇动的动力。覆羽要密,要有弧度,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浮力。条羽要窄,覆羽要密,一个管前进,一个管浮力;一个关系到速度,一个关系到耐力,看似一对矛盾,这就要看实际长在什么样的肌肉骨架上了。肌肉条件好,必然要求骨架也要好,这样,加上窄条和密实的覆羽,就会化解矛盾,既有速度,又有耐力。我亲自把赏过德国吉普1998年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鸽的父母鸽,那种令人震撼的印象是难以忘怀的,尤其是父鸽灰雄,当我拉开翅膀,四根主翅几平平齐,像几把小刀一样破风伸开,覆羽是呈一个球面。我从没有看过如此美妙的翅膀,再配合既有前胸。又有后身的筒状身材,真是天下无双!
记:如果是职业养鸽者,除了比赛,您还会建议他做些什么?如是业余鸽手,蘑全建议他养多少鸽为妥?
王:作为职业鸽手,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风格。老是引进别人的,不注童自己培育,永无出路。既然是职业,比赛出成绩就会产生效益。我们中国的高手应该有雄心将来将自己培育的好鸽子输出到世界各国,同时也能就近满足本国的需要,节省外汇。
业余鸽手因为—般不需要考虑自己培养品系,所以依财力和时间而定,以不超过100羽为好。
记:你相信外表能看出一只鸽的育种能力吗?眼睛能看出一只鸽的比赛潜质吗?、
王:我相信。好鸽,优良的育种鸽,—眼望去你就会有感觉。我的“迪迪号”侄子就是这样。
眼睛也能看出比赛能力,还能分辨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天气、不同赛程的眼睛。这些都来自长期比赛实践经验总结。
记:您和朋友经常会单纯切磋鸽技吗?
王:会,每一次之后,身心都会很畅快。我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