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篩選是秘訣
鴿子如果沒有賽出好成績,完全沒有必要去找其他理由。因為可能性只有兩個︰要么鴿子本身不夠好,要么鴿子不在狀態。但很少有兩種情況同時出現的時候。由于現下血統好的鴿子已經遍佈世界各地,所以很難有人相信還有鴿友會只養些品性低劣的鴿子。在荷蘭和比利時參賽選手鴿與獲獎鴿名次的比例為4︰1。這意味著有1000羽鴿子參賽,有250羽能獲獎。當一位鴿友有16羽鴿子參賽,平均可有4羽獲獎。其實這不算好也不算壞。要是他有8羽獲獎(50%)才算是厲害。然而真正的冠軍是不會只滿足這點小成績的。50%的獲獎率還不夠高。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果是冠軍由16羽鴿子參賽,8羽獲獎對他來說就不算什麼﹗如果是一位很差的鴿友參賽,16羽鴿子有8羽獲獎,那就太神奇了。有沒有鴿友用16羽鴿子參賽,卻一個獎也沒拿,就連名次能排進前四分之一的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沒人會養那么差的鴿子,品種差不能成為失敗的藉口。這個人該去看獸醫了,他的鴿子一定病得不輕。
重要的問題︰
品種不好還是體質不好?很多從事賽鴿運動的人沒能成功,都是因為這個難題。關于品種,我一再強調過世上沒人可以一眼就看出哪只鴿子最好。就算有最好的血統書也不一定能生出一羽優秀的鴿子。但是你可以反過來想︰沒人可以認出哪只鴿子優秀不代表沒人認不出哪只鴿子不好。有些鴿子毛質很差,體質虛弱,不用懷疑它肯定是不好的。如果你能辨別出哪只鴿子不好,這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很多鴿友成功的關鍵。他們明白該放棄那些鴿子﹗很多冠軍都說"成功的篩選是我的秘訣"。每個人都會在篩選鴿子的時侯犯錯,只是冠軍們犯的錯要比別人少一些。只要堅持一個原則你就不會出錯。那就是在篩選時以鴿子自身的健康作為基本準則。只要能果斷的放棄那些一年365天都狀態不佳的鴿子,就很少會有問題。如果說你有40羽鴿子,其中38羽健康狀況良好,而有2羽不知道為什麼生病了。放棄他們。你當然不可能為了治好兩羽鴿子而給其他38羽健康的都吃藥。要是班上有兩位同學頭痛,老師不可能給所有學生都吃阿司匹林。
"秘訣"︰
賽鴿運動是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有一點所有冠軍都一樣︰對那些整天病怏怏的鴿子和要常依靠藥物來維持最佳狀態的鴿子沒必要仁慈。那些喜歡用藥的人,鴿子大概不會生病,但也很難有超常發揮。它們的健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人工維持的。在引進鴿種的時候,這點也要謹慎。少和那些經常給鴿子用藥治療的鴿友來往。最好是從那些對醫藥知之甚少的人手裡引種。你的鴿子就會更強壯,有更多自身的免疫力來抵抗外來病毒和細菌,尤其是入籠的時候。很多鴿友想知道"怎樣做才能讓鴿子保持健康?"這是不對的想法。應該這么問︰怎樣做才能讓鴿子體制更強,怎樣才能不用常常用藥就讓鴿子有免疫力?答案是篩選。你必須既要對它們好,又要對它們嚴格要求。"糖果加皮鞭"的鐵腕政策。而且篩選要從很早就開始。實際上在孵化階段就開始了。
誤區︰
關于篩選會有以下幾種誤區︰
有的人判定鴿子的優劣太倉促了。同樣一只鴿子,好的鴿友認為它資質"普通"、不適合做種,卻有些差的鴿友將它們放進鴿舍裡做種鴿。
又有些人把根本不適合做種鴿的鴿子放進去。至于那種不能做出優質幼鴿的老種鴿,它們還能存活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血統好或是買來的時候價錢高。
對于賽鴿也有同樣的情況︰很少會出現已經兩歲大的鴿子,成績還能越飛越好。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兩歲鴿不是已經成為鴿舍的精英就是被淘汰。正出于這樣的原因,大多數歐洲冠軍多採用一歲鴿比賽。
年輕化︰
現下與幾十年前已大不相同了。只消看一看現下比利時或荷蘭的成績表就會發現,現下的獲勝選手鴿比過去年輕多了。現下多數是一歲鴿或兩歲鴿處于領先位置。只有那些像波城或巴塞羅那一樣為期兩天的比賽例外。過去,鴿子要是生病就意味著失敗。很簡單,因為那時我們沒有先進的醫療手段。后來,我們學會了醫療,同時也帶來了更多麻煩。怎么回事?由于多年來倚賴藥物治療,鴿子的體制變弱了。太多的鴿友還沒認識到藥物只是為了治病。他們以為冠軍的成功都是有藥物幫助,于是當他們戰績不佳的時候就盲目用藥。這是錯誤的觀點。要成就更優秀的選手鴿不能靠藥物手段,還是要透過以成績和健康免疫力為基礎的嚴格篩選才能成功。
幼鴿︰
另一個在早期隔離幼鴿的原因與篩選有關。你可以很快辨別出體質虛弱的鴿子。過去,許多歐洲冠軍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