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鸽子),但请别误会,所谓的『在来系』的鸽子应非没有血统,只是我们养鸽者不知它们父、母的来源,不知道其血统与没有血统完全是两回事。您的鸽子因为没有详细的作出记录,导致日后它们的血统不明,这可说完全是育出者的疏忽,而非鸽子之罪也。
同时我们鸽友中也常会有鸽友问您所养的这羽鸽子是甚么鸽种或甚么鸽系?在此我们先来将『种』或『系』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此『种』或『系』是狭义的鸽子专有名词,而非生物学上的分类。在养鸽圈中,我们养鸽者所谓的系,大慨是指某人所养的鸽子,通常我们鸽友都以饲主的名字来称呼之(唯日本有特定命名的鸽系,例如北辉系、渡海系……等除外),像约翰逊兄弟的鸽子,我们通称为约翰逊系,但事实上他们的鸽子是由史库特斯.克莱曼斯及华普利的鸽子所组成的。安得烈.凡布利安娜所饲养的鸽子,我们称之为凡布利安娜系,而实际上它们的组合更是复杂,较早期的不讲,稍后再加入凡林贝尔坚博士、列巴尔兄弟、司翠克尔波特….等人。虽然我们所谓的『系』是以某人所饲养为称呼,但是每个系的确在个性及外表上都有其固定的雷同点。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试想当您想引进1羽鸽子时,您所挑战的外表是否投您所好?所以引进的外来鸽,其外表一般也都是雷同于您目前所拥有的鸽子相似。个性的要求也是一样,加上鸽舍内原有的鸽子数目较多,外来鸽只占少数几羽而已,因此一旦交配繁殖下去,经过几代后自然融入您原来的鸽群了。此种论调的适应范围有两种原因:第一是饲育者的历史必须久远。第二是所饲育的鸽子不能太杂。经过如此一来,其外观、个性才能趋于一致,然后将它们称之为一个特定的『系统』才不会太过于离谱。
又因为每个人对于鸽子外表的喜爱的关点程度各有不同,再加上所居住环境的相异和赛程的不同,所以虽是系出同源,但日久了之后,鸽子的外表当然也产生一些的差异。明显的差异例如约翰逊和克拉克、J.B恒得利、烈斯美特.马太依斯…..等等皆是。
几乎所有的育种专家及竞翔家都有一个论调------鸽子的血统愈纯、系统愈少(也就是不要太过于复杂)愈好,其成功率愈高。这个理论仍然是很多鸽友们视为成功的不二法门。可是也有相当多的铭家的饲育经验,则持另类的看法,也给鸽友们一个思考的空间。纯种适合当种鸽、异血杂交适合于竞翔比赛,此一观念延伸到上所述之论调。此一观念之形成自有其时空因素,因为早年鸽子得来不易,尤其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几乎一切破坏殆尽,所留存下来的鸽子很少(对于众多需要的鸽友们而言)。因此鸽友们都尽量利用手中有限的鸽子去繁殖育出下代,好鸽子极不容易获得,所以一些铭鸽的直仔、姐妹与他人鸽舍中的铭鸽血亲交换的例子十分的普遍。而交换入手的鸽子,往往又为鸽主再育出满意的铭鸽来,尔后以此铭鸽为主轴,在融入自己原有的鸽系,经过二、三代以后又成为鸽舍内的主流。在客观的环境下,造就今日各鸽舍的繁殖育模式来。
早年西欧的铭鸽搜集家并不多,而且他们也不致力于竞翔比赛,是大量集结下来的铭鸽,其下代也无太大的好成绩出现。但自80年代之后,像德国的
赫曼斯集团、荷兰的艾伊亚康普家族,他们都大量引进铭鸽,今日在西欧的杰出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种强而有力的事实证明,似乎可以推翻前面------种系要纯、要少的理论。当年大家没有畅通的管道、没有充裕的金钱(同时因欧、美国家养鸽纯是在消遣娱乐的性质,奖金不大,所以也很少有买卖鸽子的行为,现在这种养鸽者还有很多,笔者曾经多次去参观欧、美的一些赛绩极佳的鸽友,一提到要向他们买鸽子,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会说他并不卖鸽子,因为不卖鸽子,所以也当然没有媒体的炒作,外界就不认识他们),那样纯种理论的以另类眼光来看,是否可视为环境妥协下的产物呢?
若像比利时的传奇铭舍,无疑故刘易斯.彼柏曼肯定是其中的一员,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首度于Malines建了第一座鸽舍,及至1968年12月1日过世的最后拍卖会截止,在这短短的20年间,他成就了大部份鸽友们所不能达到的辉煌成果。单单在1956年----1968年间(1963—1964年因鸽舍迁移的关系中止比赛),总共获得74次的冠军(这项记录是单一计算而不重复)。但您可知道吗?刘易斯.彼柏曼的鸽子完全是杂交育成的,无论是当种或参加竞翔,都同样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当然他死后的拍卖会中,其鸽子的拍卖价格也创下了空前的高价。这个血统的鸽子自70年代也开始引进到台湾,其下代至今无论是陆上竞翔比赛或海上的竞翔比赛都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