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存在于饲料里营养元素的“静态热能”,经过消化吸收分解成为单纯物质和糖类,再经由血液循环输注到全身的“动能”,这一连串化学反应即统称为“热能代谢”。希望饲料中所含的“静态热能”全部转变成“动态热能”,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部分的静态热能是供肌肉运动、繁殖、维持鸽体生命之用。
专栏作者简介
洪义夫兽医师,中国台湾省中兴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日本国京都国立京都大学畜产部研究,长期从事畜、禽饲料营养研究与设计、生产制造、饲养管理等工作达30年之久,曾任台荣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董事、顾问。
鸽子为了自由自在翱翔于空中,对粮食的摄取食性乃至于消化系统结构和机能,都有别于哺乳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其主要的差别在于,要减轻体重而有利翱翔空中的条件。然而就现实的体型与生存条件而言,鸽子专司维持生命及养分的消化系统其重量并未有所减轻,因此,鸽子只好改变摄取食物的方式与部分消化机能结构,以适应翱翔天际的需要。
鸽子的食性
鸽子没有牙齿,采食时间比较短,并具有嗉囊与腺胃:鸽子口腔内没有牙齿,是为了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摄取到维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有些鸟类也可以在飞翔时摄取昆虫。甚至一些水禽(候鸟、鸭、鹅)也可以很容易在水中吞食鱼贝类。或万一遇到危险与外敌侵扰时,可以立即飞逃而不至于有缺少食物的忧虑。消化系统内有筋胃(腱)代替了牙齿,筋胃内侧附着强有力的肌肉层。食物在筋胃内与小石子和细沙混合揉合研磨。在筋胃内层粗糙皱纹的厚皮(由胃黏膜变化而来)有收缩和进行揉合食物的功能。嗉囊就是因为没有牙齿,所以能把摄取的粮食贮存;其实嗉囊就是食道的扩大部分,它的功能尚可将“食物和水”混合,使硬的谷物类粮食软化。嗉囊在胸腔的入口位置,并没有进入体腔内,刚好在颈的基部呈“V”字型的空间位置,这样可利于鸽子在长距离、长时间飞翔时不会因嗉囊内容纳粮食产生压迫体腔器官而不利于飞翔。
消化时间快:鸽子对粮食的消化吸收时间约3-4小时(从摄取较为软的粮食到排泄的时间较短,如果是较硬的谷物会在嗉囊内停留较长时间)
鸽子为了有利于飞翔,其消化系统的“肠”部分也比较短。如果肠部分过长则会使粮食停留在体内时间较长,而增加重量阻碍了鸽子长途飞行,所以鸽子会以少量多次分开摄取粮食。并且鸽子排泄到体外的粪便(粮食的残渣)一般都含有高量的营养成分,如果把鸽子和哺乳动物的消化器官作比较的话,除了胃以外几乎可说是大致相同,只不过鸽子的肠比较短,但盲肠却比较发达。而且鸽子随时摄取粮食以便获得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这是一种典型高回转型的热能(燃料)补给方式。
为了上述理由,鸽子需要摄取营养丰富的粮食。
鸽子对粮食的消化
嗉囊是消化粮食的第一站(将粮食与水混合以便营养的吸收)。紧接着就是腺胃,有分泌多种消化液的功能和存在很多“淋巴细胞”,如鸽子感染疾病(如过滤性病毒或革兰氏阴、阳性细菌)的初期,虽然在其他脏器尚没有肿疡现象。而在腺胃及脾脏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有很多“淋巴细胞”聚集而产生红肿现象。筋胃(腱)中将含有消化液和柔软的食物再磨揉成为乳糜状的液体,以便在肠部位把营养成分吸收,供作生命所需热能的来源。鸽子的“肠”之所以短有几点理由:
水分对任何生物绝对有他的必要性。但是鸽子的大肠对水分和营养成分有再吸收的功能,所以除非有非常迫切性的需要,如在飞翔时,不会随意中途停歇喝水。
鸽子所摄取的粮食都含有高蛋白质(如豆类)和高热能(如种子类含油量高)。其他如草食性动物牛、马、羊的肠都很长,是因为摄取的食物为大量低蛋白质、低热能的草类植物。
鸽子在飞翔时有充分利用少量粮食做长时间、长距离的飞行,必要时会随时分段追加摄取量。所以“肠”较短比养分再吸收的功用来得实际。
嗉囊贮存粮食的量有限,肠又短,所以鸽子的嗉囊比较发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坚硬的谷类软化并经由腺胃和消化液混合,并在筋胃内再度混磨成糜浆由肠将养分传输到身体各部分。因为时间短暂,难免还有很多剩余的营养随同粮食的残渣被排出体外。
通常,鸽子对摄取粮食中所含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蛋白质的吸收约为75%至85%。油脂的消化吸收约为80%至90%,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大约为0%至40%(随各种谷物及油脂类的壳硬度和纤维粗细有所不同)。因此,笔者一直建议鸽友对含有高纤维的原料,在选择与用量上要视鸽龄与季节来斟酌考虑。至于蛋白质方面在动物体内消化率的顺序则为猪、鸽子(含其他家禽)马、牛。纤维质消化率的顺序为牛、马、猪、鸽子,这就是因为各类动物的消化系统构造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