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推选他担任会长。这是经过多年的考验以后,使鸽界逐渐认识了李梅龄,实现了这件顺理顺章的好事。已斯固尔心悦服地把鸽会的大印移交给了李梅龄。黄钟和周昌善以副会长的身份协助李梅龄工。"上海信鸽俱乐部"正式更名为"上海信鸽会"。如果说明末的广东民间竞翔的佛山"飞鸽会"是不是信鸽组织还有待于考证的话,那么30年代的"上海信鸽会",是我国现代赛鸽史上第一个信鸽组织。
我国的现代赛鸽史还不到70年,却发生过两次断层,第一次是8年抗日战争,第二次是10年"文化大革命"。李梅龄熬过了第一劫难后,对发展中国信鸽事业充满信心,他担任了新生的中国胜利信鸽协会监事长,以后又努力写作和翻译,意图弥补我国信鸽理论上的空白。在《中华信鸽》初创时期,我的搭档李医生挚友张亮能前辈对我说过,李医生曾经拿出一部一万多字的手稿,总结他丰富的养鸽经验。还翻译了一本《德国信鸽竞技饲养法》,有几十万字。
可是,他熬不过第二次打击:"文化大革命"……1972年,中国鸽界一颗巨星殒落了!"沉舟侧旁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过了寒冬腊月,春天终于来临了!为着振兴中华信鸽事业,33万会员在
中国信鸽协会的率领下,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李梅龄博士地下有知的话,应是喜笑颜开的了!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