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再将它们按固定时间放出舍外运动时,它们集群飞翔的时间明显延长,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调整鸽舍处于较暗的环境条件,不仅仅只是视觉刺激的情绪效果。随着暗环境的条件刺激赛鸽自发活动减少的同时,鸽舍内嘈杂的声音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利于赛鸽平静、松驰情绪的发展,为体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对于赛鸽在最短的时间内体能的超量恢复和继续竞翔更远的距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定向遗传特性对情绪的影响
赛鸽定向遗传特性是它们适应生存环境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能。研究表明,赛鸽定向遗传特性对情绪的影响,表现在它们定向条件反射形成效率和运动能力上。许多研究和实验表明,赛鸽的定向导航能力,与它们依靠太阳方位导航或凭借地球磁场导航有关。并且能把竞翔活动中获得的方位认知图形,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赛鸽凭借由遗传获得的方位认知图形,影响着它们的思维和情绪活动。 一般来说,赛鸽返巢速度越快,情绪的强度越大。但是受定向遗传特性的影响,其父母代在已经熟悉的赛线竞翔活动中,获得的定向条件反射活动能够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后代鸽由遗传获得的方位认知信息,在熟悉的认知图形环境条件下,促进情绪朝着有利于提高竞翔运动能力极性发展。在不熟悉的认知图形环境条件下,制约着情绪朝着不利于提高竞翔运动能力的极性发展。如在近距离放飞时返巢速度很快,继续去竞翔更远的距离时,受紧张情绪的影响,最终导致竞翔的失败。这就是赛鸽定向遗传特性对情绪的影响,在竞翔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具体表现。
三、赛鸽情绪调节在实践中的运用
赛鸽的情绪是它们与环境、条件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以赛鸽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赛鸽情绪的产生与环境条件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整环境条件控制赛鸽的情绪成为可能。赛鸽情绪的调节应有利于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促进赛鸽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赛鸽竞翔返巢的速度和归巢率,所以本文提出情绪调节运用的主要内容,是从赛鸽运动能力的角度研究的结果。
1.促进家飞运动能力的情绪调节
赛鸽在环舍家飞运动中的情绪特点,是积极愉快、激动情绪的具体表现。赛鸽处于这种积极愉快、激动情绪的强度越高越能表现出主动飞行运动的情绪表现。受情绪动机的影响,赛鸽表现出环舍家飞运动时间长,间歇次数少,活动范围大的情绪特点。赛鸽出现这种情绪状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经过一个晚上安静休息之后,第二天清早遇到较好的天气条件时,一般都会表现长时间飞翔运动的情绪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晚上赛鸽的视觉功能受到限制、经过食物的补充和暗视觉条件的刺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处于睡眠的情绪状态,其中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加速能量物质的合成代谢。使体能得到恢复的结果。第二天清晨在良好天气条件的刺激作用下,加之体能状态良好,为积极愉快情绪提供了能量保证,处于激动状态的赛鸽引发出飞翔运动的动机,继而表现在它的飞翔运动之中。 为了有效提高赛鸽环舍家飞训练效果,在不改变赛鸽情绪性质的前提下(有的爱好者采取驱赶或惊吓的方式,这种条件刺激使赛鸽产生惧怕或恐惧的紧张情绪),通过调整鸽舍内暗视觉的条件刺激,使赛鸽在鸽舍内的情绪处于平静、松驰的状态。当把赛鸽群放出舍外训练时,在光线强度刺激作用下,它们的视觉情绪得到激发、继而表现出自主飞翔运动的情绪特点。 对于在良好天气条件下的每日下午四时左右的开棚训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经过多年实验,赛鸽在中短距离的竞翔活动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竞翔能力。
2.放飞训练或竞翔前的情绪调节 赛鸽放飞训练或竞翔前的情绪调节,主要是适应竞翔笼运输环境的情绪调节。赛鸽属于视觉情绪动物,它们对陌生的竞翔笼环境产生紧张的情绪。由于赛鸽的神经活动类型的个体差异,有的赛鸽在这种环境条件刺激作用下,处于一般的紧张状态,而对于那些神经活动类型相对脆弱的赛鸽来说,可能处于恐惧的紧张状态。由于赛鸽紧张极性强度的差异,体能的消耗也不尽相同,紧张状态的极性越高,单位时间内体能消耗越多,为竞翔飞行运动提供的能量就越少。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赛鸽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是降低体能消耗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环境的适应是赛鸽紧张情绪调节的重要手段。赛鸽一开始进入陌生的竞翔笼环境时,受紧张情绪的影响,表现出往外冲笼的行为,甚至不能在笼中正常取食和饮水。这是因为受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