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那种“二十年不走样”的承诺可信度有多少?时代总是在前进,不进则退、赛鸽的品种亦如是,赛绩是证明鸽系成功与否唯一标准,赛绩上去了,与赛绩相应的体形、肌肉、骨骼等身体素质也得变。
举例说“1000公里当日归”的鸽子是二十一世纪赛鸽家们锁定的目标,如果怀旧还去塑造或还原“一星期才见鸽”的老种,那还会有救吗?
其次,新时代新风貌,要在新的领域里去开拓创新。新世纪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基本上世界上的新老品系鸽都在中国扎根发芽了,如何赶快利用这丰富的赛鸽资源,开发培育出具有特质的中国赛鸽来,是新世纪中国赛鸽家的历史使命,我们曾笑话“台湾是最高买府”,我们也曾议论“日本输入系并没有超凡脱俗”,如何去繁殖作育青出于蓝的新品系来,与时俱进超前意识的作育观念十分重要。
选种配对要有超前意识。优秀血统的赛鸽都是历尽沧桑,慢慢改良培育出来的,是经受过时代的考验、激烈的竞争,才得以生存和演化下来的。
因此配对对象的选择必须考虑时代的变迁,要趋向新时代的方向去培育。在选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持同血缘配、眼砂配、眼志配、同时更应注重体型配、翅膀配、赛绩配、杂交配。既保持老品系的优秀特质,同时更加注意老品系的改良和提高。保持高归巢率的同时,更加要注意提高其速度的竞争能力。
只有这样不断改良,不断加强,不断提高,我们的种系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保持特质优势,立于鸽坛永不言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