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副羽和主羽之间的羽毛长度相差1~7厘米,这个特点在两岁鸽和老鸽身上比较明显。
第 7、8、9和第10根主羽特别长
?这个特点非常重要,翅膀很大部分的工作都得靠这四根主羽。
最后4根主羽的末端之间有“空隙”。(主羽看起来像是用钝了的菜刀一样。)
?主羽末端显得比较窄,不宽阔。主羽较宽的翅膀通常显得“紧闭”,也就是说最后4根主羽末端之间间隙不是很小,就是根本没有空隙;有这种翅膀的鸽子比较适合飞吹顺风的比赛。
其他较不重要的特点包括:副羽这边的翅膀不应该往后“掉落”(会增加后拉力);体羽必须紧密靠拢和光滑,以减少摩擦力;翅膀下面的腋毛要完整(或许可以协助增加扬升力);上臂(指靠近身体这一段的翅膀)要短,翼托上的羽毛要完整和光滑,以减低摩擦力。
到这里各位心里或许会有个疑问,就是我们经常说精神比生理重要,那么我们何必要花这么多工夫在翅膀上头呢?找到回家的路线和有尽快回家的欲望左右着一羽比赛鸽能够获胜与否,那么翅膀有何用途呢?
一羽翅膀不理想的赛鸽依然能够在短距离赛里获胜,不过它得比翅膀完美的对手消耗更多的体力。这也许会让它的体力来不及恢复,以致于无法参加一个星期后的比赛;严重的话,它可能永远都无法完全复原,影响了自己在未来的表现。(不过,如果比赛的型式和速度对这羽鸽子特别有利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长距离赛会让一羽翅膀不够理想的鸽子疲劳过度,这羽鸽子可能没办法撑到最后,或者它可能压力太大,同年里再也无法做出理想的表现。
翅膀拍动的频率
我在研究鸽子翅膀的时候,有机会看了一卷很棒的录像带,片名叫“天空的马拉松”(Marathon of the
Sky),由美国导演吉姆.詹恩(Jim
Jennings)摄制。(如果各位还没看过这部片子,我强烈推荐一定要看。)里面有以慢动作拍下鸽子飞翔时翅膀拍动的镜头,这些画面让我惊觉,即使到现在,一些有关鸽子飞翔方面的问题要不是没得到正确的诠释,就是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
诸如下列:
1?明显的,鸽子快速拍动翅膀飞翔时(比赛的时候),它们并不像我们一般想的那样是“划动”着翅膀前进的。当它们张开翅膀,开始由高处往下拍时,翅膀是直接被带往下方的。后退的动作不过是为接下来拉起翅膀的动作做准备罢了,以让整个飞翔的动作能够一气呵成。鸽子的翅膀并没有做“挖空气”的动作,不然它们真的就是“划动”着翅膀前进了。
2?当鸽子拍动翅膀前进时,像是以舒适飞速飞翔时,主羽表现出来的韧性着实让我叹为观止。这更加强了一般我们认为主羽必须健康和柔软的信念,同时也显示出主羽在制造推进力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许多比赛鸽从吹逆风的比赛回到家里后,主羽的弧度都会显得跟正常时稍微不一样,它们会变得笔直,或者甚至往后弯。这显示出这些主羽曾经多么卖力工作过,不过,只要我们稍微把它们扳回原位,通常它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恢复正常。
3? 不过,我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尽管同一群的鸽子都以相同的速度飞行,
可是它们拍动翅膀的频率却不尽相同。这不是什么新发现,但我问自己,“我们对于这个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