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一羽赛鸽是否优秀,或者是否能成为一羽冠军鸽的因素有很多,总的说来包括身体条件(耐力,恢复力,柔软度)和心理特征(恋巢欲,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定向能力,占有欲)。所有这些品质都记录在基因组内,这种基因组由大量的基因组成,人类对这些基因的认识尚不明了,我们只能说他们存在非常优秀的鸽子体内。因此我们无法确定那些没有参加过比赛的鸽子是否拥有这些基因,所以血统则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据。假设血统书上记录了鸽子父母的所有祖先,并且多少都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如果整个血统书都由好鸽子(比赛成绩出色,或者是曾经育出高品质的后代)组成,那么这张血统书可以成为我们的选种依据;但是对于那些只注明鸽子的近代是“种鸽”的血统书,最好不要予以考虑,除非该鸽子的平辈尤为出色。因此,鸽友应该列出准备作种的鸽子的所有成绩,同时还要有一张详细的血统书。如果某一赛鸽的家族内有许多成功的鸽子,连续了数代,那么这羽鸽子成为优秀种鸽的可能性很大,否则一切结果全由天注定。
一对精心挑选的种鸽,育出了不少优秀的鸽子,但是它们是否能与其他的鸽子成功配对呢?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一些鸽子,不管是雄鸽还是雌鸽,能够和任何鸽子成功配对,育出优秀的赛鸽,但是这种鸽子毕竟只是特例。回顾赛鸽历史,这种鸽子被人们发现通常纯属偶然,它们从而成为鸽舍的“明星”,鸽舍也因它们而声名大振,尽管一切总是昙花一现,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人们对近亲繁育做过很多试验,近亲繁育至少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加强赛鸽的一些优秀品质,一般只有真正高品质的赛鸽才适合使用这种育种技术。经验告诉我只有用关系密切的鸽子近亲繁育才有意义,如父X女,子X母,兄X妹。诸如祖父X孙女,叔叔X侄女这类的配对很少成功。使用这种配对方法的目的并不是要育出好鸽子,而是要延续赛鸽的比赛品质。十多年前,我先挑选了一个父X女配对,然后又用这羽雄鸽和它的外孙女(即它和女儿配对育出的一羽雌鸽)配对,结果我总共得到了3羽雄鸽,2羽雌鸽,它们轮流配对(同时也和其他不同的种鸽配对)为我育出了我认为是最好的鸽子。这便是一个血缘尤为密切的近亲育种的例子,父亲和女儿配对后,再用它们育出的女儿和这羽父亲配对。同样在兄X妹育种之后,再用它们的儿子X女儿。
这种育种方法必须与亲自手抓鸽子的筛选方法相结合,目的是筛除掉最不好的鸽子。对超近亲回血育出的后代继续进行同样试验,终于超出了最后的限度,出现了高巢死率,痴呆鸽等等,另外一个负面结果是超近亲回血育出的鸽子很早(5-6岁)就不能生育了。值得强调的是,每一羽种鸽的基因价值一生都会保留。随着年龄的增长,雄鸽的精子越来越少,但是实际需要的也不多。雌鸽直到体内的卵子全部耗尽的时候才会停止生育能力。但是基因会一直存在。因此仅仅因为已经8岁,10岁或12岁,太老了,就让一羽仍然可以生育的优秀种鸽退役,是非常愚蠢的。尽管可能这些老种鸽吐出的鸽乳变少了,喂雏的能力降低了,我们完全可以让保姆鸽来孵蛋育雏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