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古老的疾病或新发现的最小细菌,都是鸽友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如果用药不当或未准时施注疫苗,都将引发不良后遗症,诸如病菌变得有抗药性或是使病鸽留下后遗症,让治疗过程更加棘手。
一种古老疾病
毛滴虫症(Trichomonas)是一种老疾病,第一次由瑞方塔(Rivolta)在意大利提起,这是由拥有4根鞭毛的寄生虫所产生之疾病,一种名为毛滴虫 (Trichomonas gallinae)的原生动物。
成鸽有8%在上呼吸道,发现有此寄生虫,通常无严重之病症,可藉由显微镜在寄主的唾液中看到寄生虫。受感染的成鸽通常会出现轻微症状:体型不良、喉咙发炎、覆有粘液。通常在幼鸽中出现严重症状,于喂食幼鸽时,借由喙传染,喙粘膜有些微损伤,提供寄生虫入侵之路径,从而侵袭整个器官,导致严重疾病有时致命。以肝脏和心脏底部有脓疮为特征,最后幼鸽呼吸困难,尽管出现于呼吸系统之感染,却与肺部无关。呼吸困难有时只由食道或嗉囊中大型脓包造成气管机械压缩所致,毛滴虫症通常交互传染疾病,鸽痘及疱疹的伤害,并发症通常由毛滴虫症所致,它采用病毒性伤害做为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有时候也会发生细菌感染、恶化临床症状,但是毛滴虫症也导致嗉囊粘膜的溃疡,大开疾病之门,有些毛滴虫族群比其他病源更容易致病,更有侵略性。
毛滴虫症对鸽子的不同反应并非每只鸽子染患毛滴虫症之病情都一样。
1.鸽子的年龄
鸽子年龄愈小其疾病抵抗力愈低,事实上鸽子能自行发展对此型寄生虫的抗病能力。鸽子的疫苗测试显示出,受接种的鸽子能抵抗此型重病,虽然在嗉囊中仍有病源,最近我在鸽子所作的免疫测试也有相同结果。
2.不同族群的毛滴虫症
不同的族群致病可能性不同,这是由利亚基 (Liege)大学的兽医学会的艾芬(Avian)医院对 31系源自不同鸽舍的病源所作的研究结果。31系中有7系在72小时中有超过60%来自幼胚的纤维细胞壁毁坏。31系属低致病因子(比细胞壁毁坏者少20%),另外的11系则有一般性致病能力(约在细胞壁毁坏的20%和60%)
毛滴虫症有抗药性
自1990年使用硝基嘧唑(nitro-imidazoles)失败, 由荷兰的卢梅(Lumeij)以及温宁伯 (Zwijnenberg)所报告之后,在1975年由豪瑟 (Hauser)在16000只鸽子的治疗研究中,现有所用剂量是其两倍,通常其抗药性非特定于某种产品,也显示于一种或其他种类中【1971年,比纳特(Benazet)和桂罗美(Guillaume), 1992年法兰生(Franssen)和卢梅】,所以一旦有抗药性族群出现于鸽舍之中,使用不同的嘧唑群 (imidazoles)治疗并无意义,但每个情况是独立的必然与你的用药经验有关。
比利时的情况
在1997年底和1998年初,我们所做的研究集中在使用最少所需的羟乙嘧唑(ronidazole)来杀死毛滴虫症于实验中进行。针对比利时来自不同鸽舍的毛滴虫症族群以了解其结果,与鸽友使用治疗方法之关系。资料显示出在实验室中取定量(1级~6级单位),用以杀死毛滴虫症浓缩液之作用。本研究结果明显表示出有8系已具有治疗药物的抗药性。后来从鸽舍中的鸽子寄主发现到已经无法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加以根除,更严重的是有45%有抗药性(4级以上),对抗药性成为未来的潜在危险,本研究也显示出鸽友进行治疗的频率和药物敏感度的降低有关。
有效治疗鸽子
治疗是用喙滴液方法的嘧唑群衍生物,就如氨硝基嘧唑(amino-Nitrothiazole)、甲硝基羟乙嘧唑(metronidazole)、双甲基嘧唑 (dimetronidazole)、硝基嘧唑和卡尼嘧唑 (carnidazole),尤其是羟乙嘧唑是最有效的一种,这些注明欧洲规格的附录四(受药品管制),而且为了公共健康之理由必须为赛鸽而严格遵守。
尹汉布列特(Inghelbrecht)和其同事指出锭状有效的双甲基嘧唑治疗(每只鸽子每天1粒),需要至少3天,此外,当使用锭粒时必须小心,因为其效果取决于鸽子的喂食状况,当未吃下时,锭粒快速融化,药效降低[巴特(Baert)及其同事,1990年),有些医生认为此单独剂方的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