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量,超出这个水平的氧量就无法从呼吸循环
机能获得,只有通过无氧代谢过程来获得。
四、疲劳
赛鸽对熟悉的棚舍内外环境产生牢固记忆,放飞后的赛鸽会拚尽全力返回故里。但是它们在返巢的过程中,到了一定程度会产生疲劳,疲劳时运动能力下降,经过休息后运动能力会恢复,并且继续进行返巢的飞行运动。有许多竞翔赛鸽在当天未能返巢,而是在第二天上午才返巢,从竞翔距离和时间计算,它们已经离巢很近了,只是由于疲劳达到一定程度,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之后,运动能力得到恢复才继
续完成剩下的这一小段距离。
一般认为疲劳同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和恢复不足有关,也有认为疲劳与运动过程中血液酸度增加及体内缺氧有关;还有研究认为神经细胞的疲劳和三磷酸腺昔的恢复不足有关。如何判断赛鸽运动性疲劳程度很重要,由于疲劳的症象是多方面的,并且受年龄、性别、训练程度、机能水平和竞翔条件等多方面影响,所以应全面综合地观察已分析疲劳的原因和疲劳适度。
五、恢复过程
赛鸽返巢后,机体的各自机能活动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出状态。这一段机能变化叫恢复过程。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合结束之后才开始恢复,实际上在运动时,随着能量物质分解后的再合成就开始恢复。但此时各组织细胞中的消耗超过了恢复,只有在飞行运动结束后,强烈的消耗已经停止,合成过程超过了分解过程,才能使机体逐步得到彻底恢复。
机体能量消耗和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时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程也在进行,只是由于时间长、强度大的活动消耗多,使消耗多于恢复,所以使能量物质减少。各器官系统工作能力下降。
第二阶段:运动停止时,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便占优势。这时能量物质和各器官管系统的工作能力逐渐恢复到竞翔前的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时被消耗的能量物质和各器管的功能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恢复,这叫超量恢复。赛鸽运动时能量消耗的多少和恢复的快慢,同肌肉活动剧烈程度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就越明显;但活动量过大会使恢复过程延长,甚至出现过度疲劳。有许多非常优秀的竞翔鸽,在反复多次的竞翔后遗失未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疲劳的结果。
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如何在饲养、训练和竞翔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有研究资料表明,动物或人进行运动后,不同能量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如磷酸肌酸的超量恢复在运动结束后几分钟出现,肌糖元大约在运动结束后15分钟出现超量恢复;蛋白质的超量恢复比肌糖元出现得更晚,而长距离的耐力运动结束后,消耗的脂肪要到第三天才出现超量恢复;长时间进行的大运动量的肌肉活动,对机体发生的影响会持续6-7天;在大运动量肌肉活动后第l-3天,机能水平明显下降,到第3-5天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第5-8天才出现超量恢复。因此,要特别重视观察返巢赛鸽前3天的机能状况,为下一次竞翔提供准确的判断,根据超量恢复的规律,合理掌握、运用于饲养、训练或竞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能量消耗和恢复过程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在超量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训练或竞翔效果最好。
六、提高和恢复运动能力的几种措施
(一)、家飞训练
人们每天将赛鸽放出棚舍外作飞翔运动称为家飞训练。家飞训练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使大脑皮质运动活动各中枢的兴奋性达到适宜水平。家飞训练是大脑皮质和运动中枢兴奋和能量物质消耗的过程,因此饲养者应充分掌握能量储备与能量消耗的相互关系,切不可与一般家禽饲养类同,只有在饲养和训练过程中,能量的储备与消耗达到动态平衡,才能使赛鸽表现出体重不过量增加,而飞行运动能力逐步提高。一般来说,科学的饲喂量和合理的营养搭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如果能量储备始终占据优势,赛鸽可能成为人们食用的菜鸽,因此应把饲养与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研究表明,内脏器官机能状态好的鸽子喜欢飞翔运动,它们具有持续飞翔时间长、活动范围大、间歇飞行运动的次数多等特点。调整好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是促进家飞训练的关键,应选择鸽群兴奋性较高时进行家飞训练。经过长期观察了解,清晨遇到较适宜的天气条件时,鸽子喜欢作飞翔运动。作者曾在沿海一赛鸽中心观察数十天,发现赛鸽群经过一晚安静休息之后,在清晨表现出喜欢远翔的特点,它们成群结队,分成若干数量不等的群体,有的绕山起伏飞翔,有的飞向大海,在微风中更显得精神抖擞,翔姿矫健。如何调整赛鸽内脏器官机能状态,除了家飞训练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吗?广东江门市翔鸽禽类运动保健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作了大胆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