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训放的问题,是每一位鸽友都会面临的问题。怎样训放才是最佳的做法,今天我们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与大家探讨。
先说鸽龄问题。有文章写道:幼鸽开始家飞两个月后,就可以短途私训。用两个月不到的幼鸽在300公里比赛中已经获得高位奖,你说他何时起训放的?还有一些人主张:幼鸽成熟一些后再训放,以避免造成过多的迷飞。到底幼鸽应何时起训才好呢?
首先,每位鸽友的饲养品系、主攻距离、经济实力、业余时间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因人而异的饲养目标和训练方法。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鸽友,信仰完全的拿来主义。品质优良的幼鸽及高级的营养药品,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再加上业余时间的充裕,什么时候想训放立马就开车跑一趟。于是就产生了二月龄幼鸽获高奖的现象。但是这样的幼鸽今后是否还会有好的表现,将来作种的价值如何,是谁也无法保证的。这也是国际上许多幼鸽专家惯用的手法。他们棚中一般不会有成年鸽,甚至连种鸽也不养,只从当地的强豪舍中购来整批的幼鸽(因为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国外就有这么一位幼鸽高手,每次参加比赛都能获奖,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几羽鸽子。等赛季结束后,这批优秀的赛鸽被全部卖掉,可他们到了新主人那里后,却再也没有任何的表现。为什么?难道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幼鸽期被提早挖掘了?
相反的情况是一些袖珍鸽舍,他们因有限的饲养条件而喂养着不多羽数的鸽子。每年都要有计划的作育少量的幼鸽,经逐步汰选后来补充赛鸽阵容。所以他们主张幼鸽还是要成熟一些再训放,因过早的迷飞掉任何一羽幼鸽,对他们来讲都是莫大的损失,那么幼鸽起训就只剩“二月龄”这一说法了。
通过近年大量的实验,我们总结出:什么时候训放,幼鸽的身体条件是决定成因。身体健康等诸多因素,会表现在换羽上。一般幼鸽换完主羽第四根条后就可以上路训放了。此观点与“二月龄”的说法相似,但决不相同。“二月龄”说法有一刀切的嫌疑,它不考虑幼鸽的个体,而以幼鸽健康为依据的“四条龄”判别,是有科学道理的,鸽友大可一试。
其次是训放的方向问题。有按赛线定向,有呈45度扇形训放,还有东、西、南、北多方向训放。但归根结底,训放的方向同样要取决于鸽友的个体因素,即赛鸽品系与主攻距离等。
有些鸽友属工薪层的上班族,别说训放,就连每天的定时家飞也保证不了。为此,他们只能主攻一些较长的距离(长程赛事中鸽子的品质因素占75%以上,人的因素只占25%以下)。目前的长距离比赛,放飞地点不是完全统一的。比如北京的千公里赛线,有的放飞地在湖北,有的放飞地在上海。
这就要求赛鸽要有良好的方向感,而优秀的定向能力与训放是分不开的。于是,东、南、西、北多方向训放幼鸽成为长距离赛鸽的必修课。那么按赛线定向训放就成为短距离赛鸽的首选,因为速度与时间是短距离激烈竞争的主要因素。定向训放的结果,使赛鸽产生条件反射,既开笼就向已经很熟悉的方位疾飞,一般不会在放飞地盘旋。
当然那些经济实力较强,业余时间充足的鸽友,特别是一些职业鸽舍,每个赛季中要参加很多的协会、俱乐部的大型比赛,为了赢得时间,他们会根据自己鸽舍方位与参赛协会、俱乐部的角度之差,来调整训练赛鸽的路线,即扇形训放,从而来保证归巢途中的赛鸽在快到家的地方能单独返舍,不会随着大群归鸽飞过了头。在第一时间入舍、打钟、为主人赢得荣誉。有关训放方向的问题,鸽友只能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
最后是训放距离的问题。幼鸽的第一次训放应多远合适?训放的距离怎么递增?训放的频率应如何掌握?比利时的赛鸽高手,一般采取第一次路训为8公里,每天可重复两三次。接下来是16公里连训三天、24公里连训三天、40公里连训三天,然后80公里连训五天。赛前三周起,每天早上训100-120公里,晚上训40-60公里,在首场比赛的前两周训一次160公里,赛前一周时训一次220-260公里。期间视鸽子身体状况选择一次80-120公里的定点训练,直到装笼。
&nb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