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两者之间常成反比!
鸽子的保安工作同样是一项必须措施不可让访问都踏入你的鸽棚,谁知道这些客人曾在哪里停留,又有谁知道他们将使你的鸽子遭受哪些疾病感染,这两个概念很简单,但却是建立任何“生物保安制度”的关键所在,你想一想,大多数养鸡(蛋鸡或肉鸡)的农民,他们都尽量保证他们的鸡群不受疾病感染,他们都比赛鸽饲养更加注意 和努力进行该项工作。
要达到这项标其实相当简单(对吗?)。你只要使鸽子保持清洁,给它们饲料和饮水,彻底清除鸽棚内的污染物,不要进行鸽子买卖,尽可能使你的鸽群与外界隔离,不使访客进入鸽棚,这们你就可有90%的把握踏上成功之路。
鸽新城疫的症状与防治
近来,养鸽业发展很快,随之而来鸽病也日益增多,尤其是鸽新城疫危害最为严重,不少鸽场因本病损失惨重。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以腹泻和脊髓炎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本病流行特点为新疫区来势凶猛,发病率100%,死亡率80%以上。老疫区流行缓慢,发病率、死亡率较低,呈散发性发病,病程缓慢。有些鸽场,成年鸽不表现临床症状,只有乳鸽、幼鸽发病和大批死亡。
本病初期症状为羽毛蓬松,缩颈,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出现一翅或双翅下垂,脚麻痹,病鸽普遍排泄黄绿色水样粪便,肛门周围粘有绿粪。出现阵发性痉挛,头颈扭曲,颤抖和头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约占5%—30%。最后往往因全身麻痹而不能采食,缺水衰竭而死。幼鸽在感染后2天左右死亡,成年鸽感染有部分耐过,但往往发生神经症状后遗症。
本病需与禽脑脊髓炎以及鸽副伤寒相区别。禽脑脊髓炎有明显的震颤,但剖检时可见腹部皮下和脑有蓝绿色区,少数幼龄禽的单侧或双侧眼睛有同样的变色区。鸽副伤寒也有水样或黄绿色下痢及肢体麻痹,但无颈部皮下广泛淤斑性出血及颅骨、肌胃角质膜下斑状出血和胰腺大理石状病变,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鸽Ⅰ型副粘病毒灭活油佐剂疫苗,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一般在3周龄免疫一次,必要时一周后再免疫一次,以后种鸽每年接种一次。可获得坚强免疫保护力。发生本病后尽早注射鸽Ⅰ型副粘病毒高免血清,或精制鸽Ⅰ型副粘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发生本病应立即封锁、隔离、消毒、严禁出售或引进种鸽,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鸽,应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应及时向有关专业技术单位求助,制定综合防疫措施。
鸽的给药途径及方法
鸽分为肉鸽、信鸽、观赏鸽,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为预防和治疗疾病,常需用一定的药物。鸽的用药主要有内服、注射、外用三种途径。
一、内服给药
1.灌服法。
此法用药剂量准确,并能使每只鸽都摄入药物,适用于对个别病鸽进行治疗,也适用于要求用量准确的群体治疗。方法是:灌服小片剂、丸剂及胶囊药物,可放至口腔深处,给少量水送服,注意不要将药物投入气管;水剂药物,可用胶管经口插入嗉囊,不能太浅,以免药液进入气管;粉剂药物,可配成水剂或混悬液,再用上法灌服。
2.饮水给药法。
这是鸽场最常用的方法。鸽患病初期,往往会引起食料减少或完全废食,但饮水量不减或有增加。因此,将药物按某一浓度混于水中供鸽自由饮用,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为了预防鸽病,也常将某一药物混于水中给鸽饮用。其使用方法是:先称取适量药物(按需要服药鸽的数量及每只用药量计算),溶解于少量水中,待药物全部溶解后,再按照所需的浓度,按一定比例稀释于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给鸽饮用。使用此法应注意:
①药物的溶解度。一般用于饮水的药物应是溶解度高。难溶解的药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可采用加热或加入助溶剂的办法,使其溶解度增大。
②掌握好给药的时间。在水中不易被破坏的药物,其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当天饮用不完,第2天可以继续使用;而在水中易被破坏的药物,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饮完,以保证药效。
③药物的浓度要适当。首先按百分比浓度或百万分比浓度计算出鸽群所需的药量,严格地按比例配制药液,以免造成药物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④根据鸽可能的饮水量计算药液量。鸽的饮水量与品种、饲养方法、饲料、季节及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秋冬季,每只鸽每天饮水量为20~30毫升,春季为30~40毫升,夏季及哺乳期为50~60毫升。若是鸽饮水少,配制的药液就不宜过多,而在炎热天气饮水量增多时,配制的药液就必须充足。
3.拌料给药法。
对某些不溶于水或适口性较差的药物可使用此法。用法是:
<<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