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症状:鸽子会自然发生本病,往往还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鸽均可感染,但主要发生在青年鸽。吸血昆虫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患鸽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两种类型,即急性型或称临床型(呈地方流行性)和亚临床型或称慢性型(慢性无症状)。
①急性型患鸽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减少甚至停食,翼下垂,不爱活动,喜蹲坐,眼半闭,结膜发炎或水肿,双目流泪(有时有浆液性分泌物)。若迫使行动,则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容易倒地。此时体质下降,重量减轻。最突出的表现除眼有结膜炎外,还有神经症状,诸如痉挛,扭头歪颈,阵发性抽搐,继而发展为渐进性麻痹直至死亡。病程一般为数天至数周不等。
② 慢性型患鸽一般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现。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血清学检查作出确诊。
剖检可见急性型病死鸽各脏器尤其是神经系统有点状出血,肝坏死,脾肿大,肺充血及间质水肿,有的脾还有白色小结节可见。另外在鼻黏膜、眼结膜、眼睑、眼球外肌群、巩膜、脉络膜、脑垂体、舌头、硬腭等组织有坏死性炎症。
(2)防治方法:防治本病应首先从引进种鸽时严格把关,认真隔离观察着手,经检疫证明,确无此病者可合群饲养;同时,鸽场内不准饲养畜禽,尤其要禁止终末宿主(家猫或野猫)进窜鸽场;还要防鸟和鼠类传播污染。对发病鸽场应对全群进行药物预防,对患鸽进行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可用:
① 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片口服每只每天0.05克(即1/10片)连用5-10天。
② 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螺旋霉素、四环素等治疗均有效(具体使用方法参见瓶签说明)。
鸽体外寄生虫病应如何防治?
鸽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节肢动手,其中较严重的有昆虫纲和蜘蛛纲中较常见的鸽虱蝇、羽毛虱、跳蚤、蚊子、螨和蜱等。它们不仅是鸽的直接病原体,而且是某些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传播者,如鸽虱、虱蝇是鸽痘和鸽疟疾的传播者。 本病各地均可发生,特别是阴暗、潮湿、卫生条件较差的鸽场更易发生。它们侵袭的对象,不分鸽龄长短,尤其是幼鸽,由于羽毛皮肤机能不完善,更易受到其危害。它们对鸽的危害主要表现是:破坏羽毛结构,如羽毛虱、螨等;叮咬皮肤,如跳蚤、蚊子等;吸取血液,如螨、蜱、蚊子、虱蝇等。不论何种,被寄生后均可引起皮肤痛痒,使鸽不得安宁。如不及时治疗,致使鸽体贫血、消瘦、飞行成绩和生产能力下降,而且有的能传染疾病或导致鸽的抵抗力降低,甚至引起死亡。
一般患有少量体外寄生虫的病鸽,平时无明显病状出现;当寄生数量较多时,由于各种外寄生虫病的不同危害,病鸽则表现羽毛松乱,脏乱不整,烦躁不安,有的产蛋鸽经常踩破鸽蛋,有的不安心卵化和育雏,有的信鸽飞行成绩下降;有的患鸽皮肤发炎或产生痂性疥癣状的皮疹。
现将主要的外寄生虫病的表现和防治药物介绍如下:
(1) 羽毛虱(鸽虱):它是一种无翅昆虫,经羽毛和皮屑为食,所以又叫食毛虱。鸽 共有11种羽虱,常见的有长羽虱、大羽虱和绒毛虱。全部都以羽毛为食,但有时也吸血。由于羽毛虱永久寄生在鸽身上,因而对鸽的危害极大,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治甚至消灭之。除搞好环境卫生,对鸽舍、鸽巢、运动场及用具进行清扫(洗)消毒外,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防治:
① 沙浴法。用50千克细沙内加入硫磺粉5千克,充分混匀,铺成10-20厘米,让鸽自行砂浴,以杀死羽虱。
② 水浴法(天气暖晴时采用)。用0.1%的敌百虫溶液或0.7%-1.0%氟化钠水溶液给鸽进行水浴。为了增强氟化钠的效果,可加入0.3%肥皂水。
另外,还可用5%溴氰菊酯原液加2000倍水稀释进行水浴;还可用可湿性硫磺溶液(配法是40千克水加可湿性硫磺150-300克)进行浸浴,一般在药浴1-2周内杀虱效力可达100%。但要求进行2次治疗,间隔7-10天进行1次即可。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直接防治的同时,还应用同样药物消毒鸽舍,以期较全面地扑杀羽虱。
③ 撒粉法。将药物配成粉状,散布于鸽体有虱寄生处。常用的药物有含马拉赛昂4%的撒粉或含蝇毒磷0.5%的撒粉;或用硫磺粉10克,滑石粉92克混匀;或用1%马拉硫磷粉撒在鸽身上或窝内;或用5%除虫菊粉揉抹在羽毛中。 (2) 鸽虱蝇:主要寄生于鸽体,钻穿于羽毛间,行动快速,以吸血为生,是温暖或热带地区家鸽的主要寄生虫之一,特别是对2-3周龄的雏鸽危害甚大,而且还是鸽痘和鸽疟疾的传播者。控制本病还应及时清理脏的巢草并烧毁掉以及清除巢内的幼虫和蛹以及杀灭鸽体的成虫。要求做到每15-20天进行1次鸽巢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将清除物烧毁并喷
<<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