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鸽一样,幼鸽的换羽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胜利阶段。除非感染寄生虫足以影响其健康发育或换羽时,尽可能不要打虫。有人担心驱虫剂会影响新长出的羽毛,造成萎缩、变薄或色素不足等问题。不良的驱虫剂,或错误的投药,的确会造成这些后果,因此,请谨慎实施驱虫计划。尤其特别注意充分休息、营养补给及原则副作用最小的药剂。否则,影响了换羽岂不前功尽弃?
饿能飞,饱难归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现了一篇报导题目是"浅谈生理饥饿疗法"。我是一个信鸽爱好者,读了这篇文章,颇受启迪,现将部分原文摘取如下,以飨鸽友:苏联科学家阿拉克里昂对一些衰老的动物进行饥饿控制饲养,结果使这些垂垂老矣的动物莫明其妙地返老还童。他的具体做法是,开始对已不生蛋的母鸡进行饥饿疗法,不给任何饲料,只让它喝水和吃一些草药制的抗应激反应制剂,经过一段饥饿饲养之后,鸡又开始生蛋了。尔后他又在马克思市的家禽研究所对1000只已近盛年的日本良种鸡进行饥饿饲养,一个月时间奇迹出现了,鸡的老羽脱落,长出了茸毛,并且重新开始生蛋,产蛋率竟达91%。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一般鸡的寿命仅6岁,而进行饥饿训养的鸡平均寿命可达18岁。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生理饥饿疗法是未来世纪生物科学的一次革命,它不仅适用于鸡而且适应于其他动物,其科学原理是:对动物进行生理的有效饥饿疗法,就好比对动物机体进行一次修理,饥饿使体内钠离子从细胞中折出,而钾离子便从细胞的空间填补它的位置,这是一种化学元素取代另一种化学元素的补救过程……
由此我联想到信鸽用饥饿疗法是否有效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找到了施行此法的先驱者--比利时的名鸽家詹森的资料,他二十余年来一直坚持此法,即每天只给鸽子喂一次食的一餐制,看来虽然苛刻,然而他饲养的鸽子是闻名于世界的好赛鸽,由此看来此法是行之有效的,不过在我国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而已。
广大鸽友都是十分疼爱自己的鸽子的,我也不例外,过去每日三餐总是想法设法让鸽子尽量吃饱,久而久之养成挑食的毛病,只吃顺口的,吃食时将食扒的满地都是既不卫生又浪费了粮食。并造成了偏食,营养单调,鸽子长的都很胖,但整天养尊处优、饱食终日,驱赶他们都不飞,勉强飞起来总是贴着楼顶低空盘旋,被鸽友们戏称"超低空轰炸机。"这样的鸽子去参赛,不言而喻很难取得成绩的。于是我下定决心用饥饿训练法进行试验,每日只供两餐,并且只喂八分饱(喂雏的另喂小灶〉。这样每次当给鸽子进食信号时,它们从盘旋中听到后立即归巢并争先恐后的抢着吃,也不挑食了,喂什么都吃.这样摄取的营养就全面了,配合强制飞行措施,每次飞行不低于两小时,风雨无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鸽子体重变轻了,但肌肉非常结实,飞起来轻松多了。吃饱了就蹲起来的现象消除了,鸽子握在手里,手感比过去明显的好多了.自从我采取饥饿训练以后,竞翔的成绩显著提高。
从89年到90年千公里竞翔四次,每次各放两羽共归巢八羽归巢率达百分之百.89年放撞关两羽获第九、十四名.90年放河南三门峡市两羽获第三、八名,91年放孝感获第九、十九名.今年放孝感第十六、二十名,并在今年春季我市首翔冷水摊市(航空距离1540公里)我的一只雨点黄眼雄足环为山东89一048846获第二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与饥饿训练法有密切关系的,借此机会与鸽友们商榷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只是我片面的理解,也可能是偶然巧合,希望广大鸽友从实践中加以论证,欢迎批评、指正。
剪大羽的训练法
优种、巧配、勤训飞—黄石市崔呜华的养鸽之道
崔呜华同志是黄石市总工会的一名行政干部。他1985年起棚,目前饲养着50多羽信鸽.养鸽历史仅7年,在鸽界属于晚辈.在85年、86年两年训放中,没有一只500公里归巢鸽,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以谦虚、好学、奋进的态度,求教鸽界前辈,把前辈的经验融合在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之中,一步一个足印,在鸽界的支援和支持下,经历过辛劳的奋斗,终于水滴石穿了。几年以来曾18次获奖:其中87年石家庄890公里获亚军,88年邯郸700公里第16名,89年保定1000公里荣获冠军,90年郑州大奖赛560公里第6名,新郑500公里亚军,保定1000公里第4、5、19、21名,91年秋改放西线南阳400公里获亚军和12名,今年放西峡500公里获第9名,灵宝650公里得第6名,孟沅700公里荣获冠军和第9名。多赛(400、50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