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华人商法”是与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的“犹太商法”、“印度商法”齐名的一种商业文化。他的精髓就是“变幻莫测的快半拍”。第一批敢“吃螃蟹”者往往深得“快半拍”之三味。他们既是勇敢者,也是幸运儿,作为第一批跨进国门的投资者,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首批受益者。而当他们中的爱鸽人把这一文化植根于赛鸽运动之时,这股热潮的底蕴又是颇堪玩味的!当历史的列车以其固有的速度驶到了新世纪的站台,世界与中国的赛鸽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堪领世界赛鸽之先,国际赛事中开天辟地之举的湖北省千公里当年幼鸽大赛由国际著名实业家,养鸽家,泰国正大集团谢炳先生倾力倡导并豪情赞助而取得圆满成功。
在湖北省信鸽协会的颁奖大会上,推辞众多商务活动和政务活动的谢炳先生专程赴武汉与鸽友见面并交流鸽经,其乐融融,其景可喜。笔者受邀与会,把这一鄂省鸽界盛会记录在案,以慰领导、参与、策划、运作此项赛事的谢炳先生及全省鸽界领导和基层参与赛事的全省鸽友。
今天我参加的不仅仅是发奖大会,而应是湖北省,乃至中国鸽界共商发展大计的大会。我要赞助五年千公里幼鸽大赛,这是谢先生的开场白。谈到为什么,谢先生说拥有三十万会员的养鸽人口和超远程竞翔使中国赛鸽运动成为国际鸽界绝无仅有一只有份量的生力军。而为什么我们冠军年年有,却改变不了在国际鸽界中的真正地位。说到底就跟做实业一样,要有自已的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的建立完善才能形成自已的商业文化,赛鸽品牌的建立就是创立品牌赛事,进而推动品牌鸽系的育成,形成自已的赛鸽文化。而这一点却是很多鸽友都没有认识到的,目光都放在了三、五百公里的奖金赛事上。谢先生反问道∶“从鸽种形成和管理技巧,我们能达到台湾的水准吗?人家可是为了高额的奖金在赌;你能达到欧洲中程比赛几十万羽的规模和百年赛鸽形成的制度、品系和文化内含?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唯一的办法是要有自已与众不同却又合乎情理且能为广大鸽友接受并能一如既往坚持主办的品牌赛事。
特别在赛事日常化、多样化的今天,“走中国特色的赛鸽之路”应是体现于每个中国鸽人身上的一种时代特征,如何使赛鸽竞翔和育种变得更有意义也应是一种时代常识。可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让我看到在未来的中国鸽界,走得最前最流行的比赛方式可能只不过是对波治或奥尔良这些欧洲经典赛事的拙劣模仿。大陆鸽界纯粹个性的声音, 将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众声喧哗中变得湮没无闻。这种潜存于我们赛鸽界的习惯思维模式中的种种陋习,严重地阻碍了鸽界一些人对现实竞赛制度和理论求变创新的意识,赞助千公里幼鸽比赛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们习以为常而久不觉察的、阻碍广大鸽友改善自己头脑意识和品种结构的种种缺失指出来,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竞赛习惯,它理应获得相应的令人鼓舞的实战和社会效果。并经由千公里幼鸽比赛这一有力的媒介,建树起一种新人格,这种新人格将使盲目崇拜偶像的养鸽人成长为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新养鸽人。
如果说这仅仅是从大的方向上的思考,那么说到真正的养鸽,谢炳先生的兴致更加高涨起来。他说,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分贫富贵贱而被赛鸽这一纽带连到一起来,这是由赛鸽运动本身的魅力决定的。鸽主必须参与到种、养、驯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而这一系列连续的参与,有动感、有高潮,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养心怡情的雅事。
有一个鸽友非常玩味的事实。现今大多数人认为年龄大的养鸽人喜欢长距离比赛,而年轻一代醉心短程速度赛,而在正大谢氏家族的养鸽事中这一现象却是倒了过来。老的谢国民先生最爱的是短程比赛和鸽种,其买鸽豪情令欧洲鸽友闻之闭门;而年轻的谢炳先生是最爱长程赛和长程鸽种的收集、研究、比赛,现在还不遗余力做起了千公里幼鸽赛这一新锐赛事的推广工作。这缘于青年人在老一辈养鸽人那里学到了顽强和勤奋,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慢慢地做,要会忍耐,咬牙坚持自已的要求,无论是追求还是抱负。而当他们深深理解到赛鸽这一内涵时已经无所谓传统和前卫之分了,有的只会是现在和将来。
提及幼鸽赛,谢先生说,欧洲有《动物保护法》所以当年的幼鸽只能飞到一定的距离,如果哪位鸽主敢把当年幼鸽送上千公里比赛,马上就会受虐畜的控告,这也从另一方面促成了他们在幼鸽短程速度赛鸽种的形成和在长距离赛上老鸽一统天下的特性。这也决定了他们举办此种赛事的不可能性,和我们“打擦边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