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我们喂鸽子;小区里,我们讨厌鸽舍。在鸽子这一小精灵面前,我们又爱又恨。从满清时代的玩意儿,到当今社会的社交活动,体育文化,鸽子一直都是我们的朋友。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更了解信鸽运动,我们采访了出身养鸽世家的陶永康先生。
旧社会,皇帝国胄的玩意儿
养鸽在北京是一项有传统的休闲文化。与今天不同的是过去都是养观赏鸽,而现在最普遍的是养信鸽。过去养鸽为生的人很少,大都是一种消遣。清代老北京的八旗子弟衣食无忧,整日提笼架鸟,养一些宠物,鸽子也是宠物中的一类。在民间,老北京有许多鸽子市,大都跟庙会融为一体。庙会按农历日子分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逢十(初一、初十、二十)、北京有好多庙会、比如说隆福寺的庙会、白塔寺的庙会、护国寺的庙会、宣武区土地庙等等,这些庙会都有自发的鸽子市场。其中护国寺的庙会、宣武区土地庙(后来那一带被政府征地改建了宣武医院)庙会当时是最有名的鸽市。
从观赏鸽的饲养水平来看,北京最好。这跟历史有关系。满族人进关以后,北京的皇亲国胄最多,他们最爱捣鼓这些宠物,像鸟了、京巴狗了,地方上的好多珍稀玩艺儿也都往这么送。
解放后,观赏鸽渐渐被信鸽取代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北京玩鸽子的人还都以玩观赏性较强的鸽子为主。中国的观赏鸽就像中国的金鱼一样,有许多品种,像“点子”、“乌头”等等。每个品种里面又分不同的品级。1955年前后,好的鸽子就能卖到上百元。而那时一个学徒工一个月的收入才18元钱。当时信鸽只占很少数,当时无线电联络还不发达,信鸽也是通讯手段的一个补充。军用鸽的定向功能非常准确。后来,用于军事通讯的军鸽队的信鸽更流落到中国民间。
如今,养观赏鸽的人还有,但已经不景气了。一是很多优良品种在遗传上已经不是那么讲究了,数量也少了。二是文革时代中国的观赏鸽遭遇灭顶之灾,好多珍稀品种都在那个时候灭绝了。北京是这样,全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第三,也是观赏鸽淡出养鸽主流最主要的原因,观赏鸽没有比赛,展览等鸽友间的交流活动。国家有信鸽协会,有市、区县各级分会,协会每年都主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信鸽比赛很刺激,竞争性很强,能聚起来人气。由于有组织、有集体活动,有交流的场所,所以这一社交活动得以推广。而观赏鸽现在处在一个无组织、无活动、无交流的阶段,鸽友想交流只能到鸽市上去。现在的观赏鸽的价格也不能和信鸽相比,比较好的观赏鸽还能卖到千八百元/羽,由此较好的信鸽的价格则上万元人民币/羽。
养鸽投入:因人而异,可多可少
在花费时间上,如果你想把鸽子养好,那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照料鸽子。一般鸽友每天大约需要两小时,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左右打扫鸽舍,喂食、换水、训练鸽子飞行。在打扫鸽舍方面,夏天可能因为气味太重要勤于打扫而比较辛苦。秋季则是鸽子换毛的季节,大约持续两个月左右,这段时间鸽舍也比较脏。
在饲养成本上,因为信鸽有比赛要求,需要储存体能,所以在饲料、饮水、饲料添加剂上都要比观赏鸽投入大。饲养信鸽的费用因人而异,可多可少。养鸽子最少养一对儿,因为养一只极容易丢失。鸽子冬天吃得多一些,整年下来每只信鸽每天饭量不会超过一两饲料。总得来说饲料费用是很低的。
引种:从东洋鸽到西欧鸽
养信鸽最大的开销应该说是引种(购买优良品种),现在鸽种主要以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出产的品种为主,近十年来,西欧鸽种在中国已得以普及。当年东洋鸽的后代数量也很多,这主要是由于解放初期江浙一代盛行超远程竞翔,赛距都是1500——2000公里甚至3000公里的比赛。养鸽的人用赛制来筛选鸽子,然后一代代繁育。东洋鸽已经适应了这种超远程赛制,它能飞得很远,但是速度比较慢。比如说某鸽子养在上海,他们拉到新疆去统一放飞。这种情况鸽子要经过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飞回来。鸽子在路上会吃很多苦,也有很多危险。所以鸽子的回巢率非常低,能达到5%就非常高了。因为风险大,所以为取得成绩,热衷于这种超远距离比赛的鸽友通常每次比赛每人都会带几十羽鸽子,就这样也不能保证有一只能回巢。
不同地域的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