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鸽子,一旦被识破,仍难免遭毒手。后来,军鸽队研究发现,鹰的翅翼窄,下降非常快,一分钟就是几千米,但是上升速度则很慢。鸽子的翅翼宽,下降阻力大,但是上升推进力强,是鹰的两倍。利用这个生理特性,军鸽队将军鸽拉到昆明附近多鹰隼出没的山上,让军鸽与鹰类狭路相逢。
军鸽遇到鹰隼的时候,训练员就发出信号,强制军鸽振翅高飞,由于军鸽上升速度快,一下子就摆脱了鹰的追击。时间一长,鸽子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旦遇到鹰类,它们就会自行高飞,避开鹰类。
后来,军鸽队专门培育出了一种不怕鹰的军鸽———“森林黑”品系,这花了军鸽队整整10年时间。
采访进行到深夜,黑漆漆的院子里,静寂无声,军鸽也睡了。鸽笼边就是军鸽队办公室,办公室边就是郑洲的宿舍。9年,3000多个夜晚,郑洲都是一个人守着这些“无言的战友”慢慢度过的。
“怕不怕?”记者问。
他说:“怕什么,有这么多军鸽呢。”
军鸽队的办公室很简陋,两张破皮的沙发,一台只能收到昆明台的电视,一个军线电话,还有一个他自己的心爱的单放机。他说,常常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像索尼单放机里的磁带,每天从头到尾播放一遍,明天是什么样、后天是什么样都可以想像得到。但是,他却在这样的军旅生活中过得津津有味儿。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