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悠久的养鸽历史,但是养鸽历史与赛鸽历史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有人认为中周的民间赛鸽史是清代后期开始的,此文证明中国民间赛鸽远在明代中期就有了,比过去看到的资料提前三、四百年。
编者
据载民间赛鸽的风气以明代中叶最为盛行,盛行的原因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以赛鸽为博彩工具。
屈翁山在《广东新语》记过当时吾粤赛鸽的盛况时说:“岁五六月,广人有放鸽之会,鸽人各以其鸽主,主者验其鸽,以印半嵌于翼,半嵌于册以识之,(这没有说是否佩戴足环,但验鸽后盖上骑缝章,与今天的赛鸽是一样的。 编者按)凡六鸽为一号,有一人而印一,二号至十号百号者有数人而合印—卜号百号者。而每一鸽出金二钱,主持者贮三人为赏(赤金2钱,按16两制计,是6.6克,合今天人民币660元,“放路费”之大,可见一斑。编者按)放之日,以清远东林寺为初场,飞来寺为二场,芜德横驿为三场,自近而远。三场皆中主者择其最先归者,以花红缠鸽颈,而养鸽者以大宴宾客而庆,越数日分所贮金……” (这与今天的三关赛很相似,可惜不知1—3场的距程是多少。编者按)。
一鸽出金二钱,而每会赛之鸽数以千计.胜者所得之彩金常逾百两(今天的
黄金市价每两5000元,百两者为50万人民币,奖金大得吓人。编者按)。于是人们对鸽子素质愈来愈重视,凡有佳种,皆不惜高价以求。
明正德末年(公元1521年),潮州有人从河南购回一对菊花紫羽,头尾纯白的信鸽,名叫“四停花”,这对鸽子的下代由于飞的快。认路的本领高强,每次参赛名列有茅,使其主人因而致富。于是求其雏或印者纷至沓来,愿出高价,一雏(即幼鸽)之值贵逾百金,一印(即蛋)亦数十金,而得之者犹沾沾自喜。洪水泛滥,海潮暴涨,堤围溃决。很多一掷千金无各色的赛场豪客,一夜之间便成为财产荡然无家可归的灾民,赌鸽之风才不禁自灭,地方志书把这一空前浩劫称之为“鸽变”。
及至清朝,平南王尚可喜拥有广东时,也曾大养信鸽,每年春秋佳日,命令家丁携鸽至清远飞来寺司放,他则与群僚宴饮于越秀山之镇海楼观赏鸽归,引以为荣。不过自此以后,欣然以鸿福将至,富贵可期。而好博之亲友,则竟相踵门道贺,以为攀附。至于得不到或买不起者,则不惜道路剽奇,暗偷明抢,影响所及,闹至举指若狂,百业俱废。
嘉清三年(公元1524年)广东兵备道施儒巡按潮州,认为此风实不可长,曾谕会所属官史布告严禁赛鸽赌博,但竟也没法遏止。直至当年八月,粤东遭遇一场强烈台风侵击,导致经济衰退,致富的鸽子也日趋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