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自已未尽而立,理应属于年轻鸽人一列,所以特好结识一些鸽龄长又年龄相近的“年轻的老鸽人”。这些年走南闯北拜访过鸽友也有不少了,这样的人也确有不少,可一旦真论起鸽来不是过于“激进”“前卫” 见面就谈鸽买卖论是非的新潮鸽友,就是养鸽尚处于“懵懂”阶段还没有开窍得道的“幼稚”鸽友,交流起来难免困难一点。不过沙里淘金,这样的鸽人还是真有--河南省洛阳市的刘强、胡卫晓两位挚友就属那种“年轻老鸽人”里精通鸽事、赛绩出众、育种自成一格的新锐鸽友。
合作育翔已近二十载
现在的养鸽人多已明白,赛鸽已经是愈来愈专业,那种集引、育、赛、饲于一身的单打独斗与引种有资金,训赛有专车,用药保健有专职指导,饲养、扫棚有专人的职业鸽舍比起来肯定是输在起跑线上。要想与“强豪大户”过招只有走强强联手,各司其责的合作鸽棚。可是这样的鸽棚在全国各地风行几年后悄然间无人再提。原因很简单,初创之期大家尚能同心协力共赴鸽事,一旦功成名就“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 的问题就出来了。好在“能够同苦,不能共甘”的游戏规则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所以此类联合棚不欢而散还是好事,最后闹个反目成仇的事故来那也是情理之中了。不像胡、刘二君在鸽事中不离不弃风雨同舟,风靡当地鸽事二十载。
刘强、胡卫晓二君的合作不像现今合作育翔鸽棚首先是因获取利益为目的走到一起,当然也最容易因此而分手。而是由孩提时起两人居家仅一墙之隔,又都同好鸽子而建立在多年友谊和共同爱好之上。其间两人生活虽多有变动,也都有另立鸽棚的机会和条件,难以割舍的却是两人在圈中合力打拼的感情和棚中爱鸽长远发展之大计。正好洛阳近几年赛事已是如火如荼,索性把一已之私抛去脑后,同心协力专心育赛。
与大多数“
黄金搭档”一样。两人性格一内一外的差别正好在他们的鸽事中侧重又多有不同。刘强外向,与人交往待人接物多有所长,加之日常在家时间较多,鸽舍管理、训翔操作、引种事宜多由他一手包办;而胡卫晓内敛少言(实际对外人而言,对知已还是推心置腹的),鉴鸽、配对、繁育策划、赛前指鸽点将多由他亲躬力为。十年前洛阳仅有市会一家时,挂名参赛都是以胡卫晓之名,而近年两人一棚鸽子各自挂名参赛市会及俱乐部赛,每年多有斩获。
笔者深知养鸽是一项非常讲个性的事情,长期的合作形成默契和牢固的感情基础,“人事”还比较好处,但真正接触到“鸽事”难免会因为对鸽的认识不同造成在育赛过程里的意见分歧。胡、刘二位是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矛盾。他们的回答更干脆“赛场见”,他们认为这种求大同存小异的方式把个人成见搁置一边,一切以最终成绩为结果,不仅不会因谁对谁错的争执而伤害双方感情。相反,理愈赛愈明,两人在最终的结局里双赢,对鸽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了。
与两位聊鸽,赏鸽我还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刘强非常善于从血统作育上研究鸽子,不仅对本棚鸽的血缘关联、谱系构成熟悉如心,对引入鸽和其他鸽系的血亲分析也颇为独到,绝对是事前分析和事后结果相映成趣;而胡卫晓尤擅从细节上琢磨鸽子,除了在洛阳圈中以会看眼闻名外,对鸽子的羽翅、肌肉、骨骼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识。想想其中任何一人凭此另起炉灶投身鸽事,都绝对是同龄人乃至圈中翘楚。更何况各有所长,合二为一的“双剑合璧”呢!
一棚吴淞 鸽惊众人
年轻人见好爱好喜欢新东西本是人之常情,特别是现在今天詹森得冠军,明天杨阿腾破纪录,后天又是叫不出名的外系赢大奖,立场动摇改弦易辙也没什么不对,人人都有上进心嘛!胡、刘二位与大多数年轻养鸽人不同的是∶人家还在急呼呼满世界找好外系的时候,他们已经历近十载不断近亲育赛形成一路延续数代在洛阳专飞三百至一千公里,入赏大奖赛,多关赛前十名及冠、亚军的汪顺兴老桃花鸽族。
记得刚刚认识刘强、胡卫晓。洛阳鸽友就跟我说“看外系,找崔伟(上海台商林信涌汽车大奖获得鸽原作育者。那时崔先生只是圈中以外鸽大买家而名,可没现今名声四起);赛国血吴淞,看胡、刘”。听了这话未免有些反感,自忖吴淞鸽倒也看过不少,汪老、晏老处也都亲自作访,人家老祖宗说鸽都谦逊的很,你凭什么口出此言!好在这种成见让我在看过他们的鸽子,与他们建立多年的友情后一扫而光,另眼相待了。
“我们是以比赛为快乐,不是搞经营的养鸽” 这是刘强、胡卫晓当初与我相识说的让我至今还记得的一句话。让我现在比较庆幸的是∶好在当时我已经开始明白圈中鸽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