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1年半之后,带着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王欣泉“成都市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的喜讯,我们再次来到了勇士的家中采访。时间让亲人把最深的痛藏到了心底。他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这次重访,我们不忍再次触及伤痛,只是单纯地带着喜讯来看看王欣泉的家,看看烈士留下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是否还在……
王父 我的儿子配得起荷花
友联村7社38号,老楼房。沿着转角楼梯上3楼,直走,最后一间。“这里就是王欣泉的家。”
沙河源街道把记者要来采访的消息提前告诉了王欣泉的家人。1月25日下午4点,我们进门时,他们全家人都在——王欣泉的两个姐姐、王爸爸、王妈妈,还有王欣泉8岁的女儿。
“快坐,请喝水,来吃糖。”王家人热情地招呼我们。桌上瓶中插着一大束腊梅,散发出冷香。一切和成都千万个普通幸福家庭一样。只有对面墙上放大了的遗像提示着不能忘却的纪念。
相框被8幅中国水墨画围在中间。每一幅画都是荷花。这些是王爸爸的作品。“我觉得我家老三配得起荷花。”爱好书画的王爸爸在儿子离开后,埋头画了1个月,然后将这些荷花挂在了儿子遗像的周围。
家人 关心我们的人太多了
1年半的时间也许冲淡了这个家庭的悲哀气氛。提起失去的亲人,他们的语气多了一些平静。
“我们小弟是个热心的人,平常院坝头哪家有事他都要去。”提起弟弟,姐姐难掩自豪。“这次得了这么大的荣誉,拿多少钱都换不来。”
“刚好老三碰见这件事,换个人一样会做。”王爸爸打断了女儿的话,“就是荣誉太多了,还有关心我们的人太多了。”
王爸爸说,儿子离开后,当地政府给了他们很多关心。有很多媒体来采访,也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一路打听前来安慰他们。他记得有两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边采访一边哭。后来王爸爸收到从北京来的汇款单,就是这两个记者寄来的,说是给烈士的孩子买点东西。
女儿 我要做爸爸那样的人
我们说话的时候,王妈妈抱着儿子的各种荣誉证书坐在一旁。她不插话,只是拿着手帕,一直擦拭着金色的奖牌,动作很轻。王欣泉的女儿王金敏才8岁,小姑娘很沉默,不过很懂事,一直拿着糖果往我们手中塞。
王欣泉生前没啥爱好,就喜欢养鸽子。以前王爸爸觉得鸽子脏,对儿子的爱好一直不满,甚至有点“深恶痛绝”。儿子走后,为怕触景伤情,老两口把儿子所有的东西都一起火化了。现在这10来只鸽子成了王爸爸唯一的念想。他每天给鸽子喂水喂食,清扫鸽舍,他从不让别人做。
王爸爸拉我们去看这些宝贝。小金敏一听要看鸽子,蹦蹦跳跳地抢在前面给我们带路。鸽子养在楼顶上。王爸爸对每只鸽子都很熟悉。
楼顶也是小金敏最爱去的地方。抱着鸽子孩子就不撒手,沉默的小姑娘终于笑了说:“我觉得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我要做他那样的人。”
壮举闪回
2005年8月5日22时20分,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治保队员王欣泉等6名队员在友联三组铁路西环线一路段巡查时,发现从资阳来蓉的女青年谢建英坐在铁路上哭,并一再说自己被火车撞死算了。王欣泉单独多方开导谢建英,但谢建英还是不听劝阻。在此过程中火车开来,王欣泉赶紧上前拉谢建英离开铁路,谢却拼命推阻。在紧急关头,王欣泉奋力将谢推离铁路。谢建英得救了,但王欣泉却被火车撞出3米多远倒在铁路边,经抢救无效于当日23时56分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社区治保巡逻队 有一种激情在蔓延
从王家出来后,我们又来到了王欣泉生前所在的沙河源街道友联社区治保巡逻队。现在巡逻队已经从当初的30人增加到了46人,分成两个组,每天24小时守护居民平安。
队员马惠兵和王欣泉是同事,两人也是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提起离开的好友,老马点起一根烟,沉默了好一阵,半天才抬手指向社区办公室左侧。“就是在那里开的追悼会。来了好多人。”马惠兵记得,那天下着雨,来了很多不认识的市民给欣泉送行。后来街道办还找了两个大公交车来拉人。
“你觉得欣泉有没有在这个巡逻队留下点啥?”“还是有一种激情在队里蔓延。”马惠兵说,大家工作巡逻的时候都憋着一口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