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荣实验鸽舍以其超乎寻常的壮举开创了国内公棚赛鸽领域的先河,拉开了向赛鸽竞翔极限挑战的帏幕。十四关不间断的拉锯式竞翔,你争我夺,一群乳臭未干的幼雏在历经千锤百炼之后,以“王中之王”的美誉去赞叹、去授勋也只能说是对它们的一种褒奖,一种敬爱和肯定。中荣之举,与其说是在赛鸽,不如说是在赛鸽主、赛品系、赛彼此的功力、赛鸽舍管理的水平。
在众多参与竞翔的鸽主中,强豪林立,大家也一定会留意到陈庆敏、杜锦隆的名字,七关成鸽鸽王冠军、季军得主,各单关赛前名次内也几乎无一缺项,令人瞩目。日前,笔者应邀再次与在广州的台胞杜锦隆先生进行了电话长谈,并就他个人在赛鸽理论、育种竞翔以及当今赛鸽运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真的是获益匪浅。
杜先生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理性谦逊,心静如水……
依旧是那样的随和,在侃侃而谈中透视着一种真诚、一种朴实、一种心与心的平和交流,我们的话题首先从他的“北海女王”谈起。
“台湾的赛制真的很是残酷,有时近乎是一种残忍,想一想几万羽赛鸽放到最后仅有几羽完翔,三关、五关、八关……而且基本上都是幼鸽赛,可想而知笑到最后的都是些什么角色,那是千里、万里挑一的精华。”显然杜先生对他的‘女王’的出色表现依旧怀有深深的依恋。
他说,想起当初‘女王’择配时的经历似乎就是一种缘分,一种巧合,当时她的双亲完全是一种‘自由选择,自由择配’,直到‘女王’出落得如花似玉时他仍旧心有不甘,稍有忧虑。但随着赛事的不断延续,‘女王’所表现出来的超常潜能真的使人有一种舒畅和满足。直到登顶封后之日,他才终于坚定了日后的配对原则,以及围绕以‘女王’为育种中心所带来的延续不绝的辉煌战绩。
‘自由选择,自由择配’?杜先生较为详尽的解释真的很有创意,值得借鉴。
之一,选择数羽带有远亲血缘的种雄、种雌,在各自单独调养,精心呵护之后,择艳阳高照之吉日,合大棚让其相聚相欢,自由恋爱,自由选择,所谓干柴烈火、箭在弦上,此谓播种。注意观察,凡在二三分钟之内未见效果者需立即分开,后将已配对之雄雌单独送入洞房,直至产卵。余者再度单独调养。
之二,择配之雄雌鸽必须都要有较为出色的赛绩,相互间要有血缘纽带,如若没有相互间的血缘融合则很难使其赛绩得到延续、保持,他再三强调。
之三,注意把握好配对火候,切忌“拉郎配”,一关就是数日不声不响,相配后五日内必须产下头卵,鸽子要有活力,活力直接能够说明种鸽的内在素质,内在质量。
之四,种鸽的年龄必须严格控制在三岁以内,尤其是雌鸽一定要年轻化;‘女王’产自头孵,其母当时还不到一岁,有令人仰望的赛绩,活力四射,但现在很多人却不能接受。
杜先生说:到现在为止,女王下代的连续发挥已经到了第五代,他每年都要引进数羽年轻的‘鸽王’与之相配,但无论怎样最终还是要回到主血上来。他说,延续不断的赛绩绝不是无休止的杂交所能获得的,没有近血远亲间的互动调配几乎很难成气候;要保持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还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尊重事实,不要仅顾眼前的利益。他说得很平和、谦逊,听后真的很有同感。
杜先生的言谈条理清楚,思维敏捷,尤其是在自己的经验总结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毫无保留。对赛鸽运动的执着和对他人的坦诚溢于言表。用他的话说,经验是花钱买不到的东西,他是一种沉积,是实践、失败后的积累、沉淀。
首先,养鸽子并不象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光有了好的种鸽还不行,还必须有善于钻研的精神和悟性,要千方百计地去观察、了解自己鸽子的习性。有些人见了人就会说,我的鸽子养得很壮。上手有肉,有肉能说明什么,注意看一下正常家飞后先落下或落下后上气难接下气的那些鸽子,无一例外都是长有一身赘肉,这样的鸽子只能说是虚壮,是一种假相,缺少一个‘强’字,再回头看看那些冲在前面率先归巢夺冠之鸽一定是骨骼健壮,肌肉弹键,气囊丰满轻飘之鸽,且归巢后恢复极快,就一两个小时而已,优秀赛鸽的新陈代谢、抗疲劳能力极佳。
其次,就像刚才说的那样血缘间的相互融合很重要,但也不能获略了彼此间的互补,要细细观察,通过家飞、训放、比赛等等来找出自己棚内赛鸽所缺少的东西:是体形、骨骼、还是归巢速度,然后对症下药,要知道如何去正确改良,如何去保持、延续,要学会借助他人的东西来获取自身的利益,这样才是聪明、明智的做法,会养鸽、养好鸽;经验是靠点滴积累下来的,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面对,经验其实就是实践和失败后的再认识,所谓勤能补拙,用心很是重要,他再三强调说。
第三,对引进种鸽的运用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雌鸽,一定要控制产蛋,不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