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常有人提及冠军鸽育种不甚理想,甚或报怨引进了“假鸽子”,有的还有板有眼地举例说明,某人买了某冠军鸽现再交配某冠军鸽结果其子代几十公里全部丢得一干二净。冠军鸽为什么育种“难”呢?
首先,从血统上看大多数冠军鸽都是杂交鸽。
因为人们都知道生物基因遗传是杂交出优势的道理。只有不断地选择种鸽优良血统杂交作育,才能达到竞翔取胜的目的,杂交出优势不是简单的掺杂组合配对,而是不同品系的优秀信鸽优良组合,这样以优对优,以良对良作出的后代鸽,再经放翔后经检验存优汰劣,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这样的后代鸽才可能称得上是有把握,有希望的一代。
由于经济状况,鸽源条件、养鸽知识水平的限制,许多人不可能在选择种鸽配对上做到心想事成,如愿以偿。许多冠军鸽的父母不可能也不见得都有优秀的赛绩。同样,因为基因遗传系统纷繁复杂的规律,有时也会极不稳定地由两羽普通的鸽子产生了一羽在某次比赛中夺冠的鸽子,这种个别现象是存在的,但它不代表信鸽育种过程变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这种前提条件下产生的冠军鸽作种当然偶然因素多多,不论从理论和实践来看都大打折扣了。
其次从赛绩上看冠军鸽夺冠的因素不定。
就公棚比赛而言,飞得最快的未必就是冠军,临门一脚往往也包含着一定的运气和机遇。常规的比赛就更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都有。一次贵州四会联翔比赛,空距较远的花溪鸽会当日下午4时到的鸽子前30名都报不进,而另外一个鸽会6点钟还能报进冠军鸽,你说这种冠军与冠军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名称都是冠军鸽却含金量就差异很多,简直不是一个档次,那么不得不思考这样相同的冠军它们都是优秀质量的种鸽么?
人们选择冠军作种育雏其目的也是欲求通过冠军这一可见可定的尺度得到真正快速稳定的遗传基因,以最优秀的鸽子作种用,而达不到这个目的那么与非冠军鸽又有什么两样?作种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大师级的鸽人他们靠非凡本能直接用没有赛绩的鸽子作种倒飞得不错。真正的好种鸽包括冠军,也不仅局限冠军,冠军是好赛鸽,但未必就是好种鸽。
再次,从体质上看冠军鸽由于比赛频繁,屡飞屡赛,百战不休,客观上讲早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尤其是超长距离的竞翔,体能消耗更大,有的雌鸽下不出蛋,下软壳蛋,或蛋质较差,这都是育种之大忌。
短程拼的是速度,信鸽高度紧张,不论是体内外都会造成不经而被人发现的创伤,更直接影响交配育种。主观上讲,人们天生的追优欲望不灭,冠军多是长期关着配圈着养,长期坐牢,体质下滑,基因退化,不停地配不停地出,不注重“计划生育”,后代由凤凰变成了鸡。
冠军鸽是宝贝,不断的作育,人见人爱,一会参观,一会照眼睛,压根儿就没有好的安稳的育种内部和外部环境,心境已坏,何以育出良鸽。最后,从饲养上看,冠军鸽的不适当投药也是造成作育难的一个原因,在国外和我国台湾等一些信鸽竞赛异常激烈的地方,由于奖金较大,大得惊人,极力主张“喂药不一定能赢,但没有药一定赢不了”,有的鸽友不惜一切私自给鸽子喂各种兴奋剂,其结果呢?虽然一次比赛胜利了,但却给鸽子留下“后遗症”,即抵抗力下降,遗传基因不稳,抗病力衰退,生命活力不强,体质不健康怎能育出好鸽子呢?
从国际上一些久胜不衰、赛绩超群的信鸽大师的比赛来看,他们无不重视种鸽的自然健康,尤其是黄金种鸽更是百般呵护,精心照料,讲究的是自然和谐、自然健康,科学调养,强身健体,永葆青春,十分相信父母鸽一流的体质是获得优秀遗传基因的前提条件,种鸽注重预防为主,是药三分毒,万不得已不轻易投药,平时关注空气、阳光、洁净食水,合理饲养。
综上所述,对冠军鸽的育种功能需要全面客观准确辩证把握分析,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要一味肯定,对种鸽的定位要准确,是不是冠军鸽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要有好的鸽质。
“冠军”作为识别优秀鸽子的一种有型标识,有的名符其实,有的基本属实,有的则大相径庭,对此,要借鉴冠军的标签在冠军的名誉下多了解它的家族史、血系,对连续几代的亲本、旁系鸽飞得如何都一清二楚,一般讲来一棚一系鸽子大多数在不同地区不同鸽友手中都能夺奖就是好种的体现。
真正的冠军优秀鸽它夺冠是靠祖辈长期优秀基因遗传积累的结果,而一时夺冠的部分个别冠军鸽则不是,它是在特别赛场上特殊巧合的产物,如在贵阳地山区,一次比赛绝大部分的鸽子都在放飞后准确地定向归巢,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