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飞禽在运动及飞行中,体能消耗都有个度,这个度就叫限,如超过了这个限,就叫极限。如何界定这个极限,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累死了”。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消灭四害时,农村一个县统一在一天内赶麻雀,方圆几十公里农村田地里,同时人们都拿着挥舞的东西,呼喊着,吓得麻雀不停在空中飞,最后麻雀的体能消耗到了极限,从空中啪啪地往地上掉下来,有的口吐鲜血,累死了,这就是超出了运动体能极限。仅有几十羽或百羽归巢,归巢率极低,完全进入赛鸽商业化,对赛鸽运动体能的极限好象完全没有了关系。
为了使赛鸽健康有序地发展,如何科学地组织幼鸽比赛合适的空距,使归巢率高一些,又能照顾到参赛者获奖面高一些,对赛鸽的运动体能极限不受伤害,这才是目前组织者如何科学地应用信鸽体能运动极限。
现在都讲与国际接轨,我们就参考欧洲赛鸽王国走过的路,现成的经验。如比利时和德国信鸽协会规定,幼鸽赛距不得超过500公里,荷兰规定在400公里以内,而且还特别增加一条,气温在30度不得开笼比赛。其他欧洲几个国家赛距也在500公里以内。之所以这些国家如此严格规定,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动物保护者协会反对幼鸽比赛超过自身运动体能极限而确定的赛距,因为动物保护者协会成员大多都是研究动物的专家。这些对信鸽协会的要求都是科学的,所以,我们应认真参考,不能想当然。
根据欧洲各国的赛距,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幼鸽的比赛距离应在500-700公里为合适。南方及华东西南应在500公里、700公里适合于平原地区,要因地而异。
“累死了”就是超过了自己体能,也就是说超过了自己身体运动体能的极限,今天我们就从信鸽的运动体能极限说起。
1、幼鸽的体能极限
五年前全国各地都热衷于幼鸽短平快的大奖赛,有300、500公里赛距,可是近几年来又有所变化,幼鸽比赛的赛距有些地方超出了500公里。赛距增加到了700、800、1000公里。今年还出现了幼鸽赛千公里公棚。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了重奖的结果,象台湾五关赛一样,数万羽幼鸽。
2、成鸽的体能极限
成鸽的比赛空距远者达3000公里,但最多比赛空距还是1000公里。但成鸽的赛距多少为好呢?上世纪以前,各大协会把500公里仅作为训练而已,不作为比赛站,都热衷于长程和超长程比赛,差不多每年都有1000和2000公里的赛事。而进入2000年以来,大多数协会都在举办短距离大奖赛,1000公里比赛不再组织了,超远程被遗忘了。除上海和江苏等省市少数还举办千公里比赛,而且上海江苏还两年举办一次2000公里以上的大赛,如此,这对未来的信鸽运动将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这是不是因归巢率低和现在的商业赛事多而影响的原因本人仅从归巢率低来分析信鸽运动体能极限的问题。
成鸽合适的赛距可以相对体验运动体能的极限。大家都知道欧洲的巴塞罗那千公里国际大赛,是国际上称为最高级的赛事。几个国家的赛距在700-1200公里,参赛的赛鸽年龄均在2岁以上,1岁鸽很少参加,幼鸽是绝对不能参加。日本鸽友喜欢参加协会举办的1300公里大赛。经过几十年的比赛,摸索出成鸽的归巢能力、速度和归巢率。上海这两年来增多了千公里比赛的次数,千公里今年有三次,800公里到900公里有三次,2000公里一次,还不包括各区县组织的比赛。上海千公里比赛也可谓中国的“巴塞罗那”,参赛羽数都在上万羽到数万羽,是广大会员喜欢的比赛。
成鸽的运动体能极限在千公里比赛中,归巢率高、速度快,以巴塞罗那国际赛和我国上海千公里大赛,证明成鸽飞千公里消耗的体能未达到运动极限,很适合千公里的比赛。但飞超远程2000公里以上的赛距,归巢率低,速度慢,应该说超过了成鸽的运动体能极限。根据几十年超过1500公里以上的比赛归巢率低的分析,成鸽的体能极限不能超过1500公里,上海多年比赛的1500公里 ,归巢率高,速度快,验证了成鸽飞1500公里,是成鸽的运动体能极限为正常,是飞超远程的最佳赛距。
3、信鸽运动体能极限的进化
以上探讨了幼鸽和成鸽的运动体能极限,当然,万物的性变是没有绝对的,应该是相对的。万物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赛鸽而言,影响赛鸽的运动体能极限是和赛距的长短而决定。但通过人为的改良和多年实际训练、淘汰、进化会有质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说,台湾原来引进欧洲巴塞罗那千公里国际大赛高位名次的赛鸽,这些参赛时年龄都2岁到5岁以上的晚熟成鸽。但台湾鸽友让它们的子代幼鸽参加海上的一还将有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