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7次35度以上气温,其中1914年9月18日最高气温达37.5度,1949年9月14日达到36.9度。这次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异常酷热的同时,还伴随着较大的湿度,这湿热的环境更增添了鸽子飞行的难度。
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这不止一次的教训后,看来以后训赛鸽子除个人不可预期的情况外,还是要尽量避开高温进行。冷静地坐下来分析鸽子的生理情况,也理当值得我们重视与关注。我们知道,鸽子生理上具有体温高,心跳快的特点,其体温平均值达41.8度,脉搏率一般为120至160次,飞行时约2至4倍于栖息时的心率。鸽子在剧烈飞行时,因为没有汗腺,依靠的是喘气方式吸入大量空气进入大小9个体积膨胀的气囊,使吸入的空气饱和并含有水蒸汽,然后让水蒸汽带出热量,以此方式调节和降低体温。据研究,鸽子吸入空气的75%是用于降低体温的,我们看到鸽子在酷暑时节家飞不了多久,就急急地落棚并张大鸽喙,快速地抖动着下颌与喉头,就是发挥着快热代谢的冷却功能。面对这样的特性,我们怎忍心在酷热难当的日子里送爱鸽去作困兽之斗呢。
综上所述,我们在自己放鸽子,或鸽会组织放鸽子中,都有必要考虑高温因素对放鸽的影响,适当扩大现训赛规则中遇雨待停、逢雾待散的坏天气规避范围,确定一个放鸽最高气温的上限,从而既不让风雨打湿了赛鸽翅膀,也莫让高温灼烤了赛鸽翅膀。
2005/09/27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