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还是弊呢?这要看那个省份,那个鸽协的具体赛线、赛制状况,因地而异。例如上海有北线、南线之分,如果某鸽友的鸽子经常在南线训放而形成南线惯性导航状态时,又突然把鸽子拿到北线训放时,当然就是大为不妙了,其实每年上海常放南线的赛绩鸽在北线丢失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其中就存在惯性导航的弊因,当然丢失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但惯性导航的弊因不可忽略。再者我们华北赛线兴宁市鸽协来议,二十年来赛线只有北线一条,而你的赛鸽又被形成北线惯性导航,成绩可想而知。事实的确是这样,据我的了解,这里每年的精英及其他类型的冠军鸽都在决赛点训放过多次,都无形中增加了成功的内在因素。这是惯性导航的好处。所以我说惯性导航因地而异,这个地区的赛线不同,其利弊也不尽相同。
2、导航器累加效应的导学。惯性导航其实就是一种累加现象,是一种简单表面的累加现象。是同一条件反射累加成一条惯性动作。这是事物外在的累加现象,不属于生物学的累加效应。我们主要讨论生物中的累加效应在信鸽导航器上的指导作用,使信鸽个体的导航器能更准确定位,快速定位,能及时准确纠正导航路线,使线路最短从而达到快速归巢目的。这也是众多鸽友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大多数鸽友对累加效应还是不太了解,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神秘性,我也不想用太多的生物术语,免得搞得读者们一头雾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用我小时养鸽子的一段历史来阐释“累加效应”这一名词。记得小时候,我用自己的押岁钱买过几只“信鸽”,其实是地鸽,被鸽贩子骗了。养驯的时候就捉到附近的地方去训放,一公里尚能回来,三四公里就空不见鸽了。后来知道给鸽贩子骗了,就从亲戚处捉来一只真正的信鸽来配一只母的地鸽,出奇的是其杂交的后代竟能从15公里归巢,再将这子代与信鸽杂交,其子代50公里都能归巢。从我的切身经历中可以说明信鸽的导航器在杂交的过程中实现了累加效应,其实质是优良基因在个体的积累而达到累加效果。这理论是瑞典的遗传学家尼尔逊(H.Nilsson—Ehle ,1873—1949)于1909年提出的,这理论为解释生物学中众多的数量性状奠定了基础。我在05年第一期的《翱翔》杂志一文《信鸽的表现型及其方法论指导意义》中具体解释累加效应在速度中的例子,广大读者可参阅,在此笔者不作过多的解释。
既然信鸽的导航器存在累加现象,我们应怎样指导实践,又怎样作用于育种繁殖?就有待于以后探讨吧!
注:本文作者单位为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2005、第四期《翱翔》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