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外鸽界交流提供一流平台
当前,中国信鸽比赛公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从92年至今已有数百个之多,但像中荣信鸽文化育成中心那样,以促进中华信鸽文化的发展为宗旨,为推动海峡两岸鸽界交流提供公平竞赛舞台的信鸽公棚,在全国还是独一无二的。我从92年开始,至今已参加了国内十多家公棚比赛,相比之下,中荣其设施之先进,操作之规范,比赛难度之大,含金量和信誉度之高,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在此,我想就个人参赛后的感想,谈些认识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求为中荣的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我认为中荣信鸽文化育成中心完全有希望打造成中国信鸽公棚的第一品牌,这是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一些很好的条件。
首先,中荣的指导思想明确,以促进中华信鸽文化发展为前提,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公棚设施和现代规范的科学管理,通过几届成功的比赛和发展,已在全国鸽友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和浓厚兴趣。
其次,广大鸽友对中荣多关赛的赛绩心悦诚服,其赛绩鸽令鸽友们信服和向往。这是由于中荣的比赛形式有别于其他公棚,不以赢取大奖为唯一目标,而是采用台湾多关比赛的形式,提高比赛难度,增加获奖机会,通过南北对放来提升鸽子的综合品质,使真正的鸽界高手和高品质的赛鸽,能够一展身手,多关成金,并且避免了由于天气等偶然因素,埋没了鸽才。
再有,中荣已为中国鸽友参与世界交流打下了基础。由于收费和奖金的多样化,既体现了鸽界的精英宝塔(A组),又提供了工薪鸽友的金字塔(B组),为鸽友共同交流提供了公正的平台。通过同时、同点、同条件的比赛,使中国鸽界中各阶层的精英同台竞技,并将优秀种赛鸽反馈给有志于信鸽事业的鸽友,最后群集了中华强豪之铭血,在中荣信鸽文化育成中心发扬光大,这就是交流,并由此推动了信鸽文化的发展,使致力于信鸽事业的鸽友们有充分的机会享受到了中荣信鸽文化所带来的社会公益形象,以及信鸽运动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面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以作抛砖引玉。
我认为中荣信鸽文化育成中心在打造第一品牌的进程中也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点:在公棚参赛项目方面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形式。比如,团体比赛或团队对抗赛、擂台赛等综合实力的比赛,以俱乐部、鸽舍或地区的名义均可组队参加。规定相同的数量和金额,在同等条件下比赛,以免出现不公平现象。这样,既可以增加参赛数量又可增强参赛鸽的整体实力,还可避免因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了成绩所引来的种种猜测。因为整体的成绩反映的是综合实力,更令人信服。
一旦条件成熟了,可像体育比赛那样,经过选拔组织,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奖励和举荐成绩突然的团队参加国际公棚赛,为中华信鸽争取荣誉。
第二点:在收费和奖励方面是否可以按多关赛的情况分次收费。起点低一点,分几次收费可能更合理,奖金又会增高,像台湾一样。另外,录取的百分比可适当放宽一点,这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拍卖的提成也可适当提高一些。只要能打出品牌,就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第三点:在为鸽友交流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反馈和交流。以往这方面已经做了,但愿能做得更好。要主动、热情、及时,准确地反映公棚的清棚和比赛情况。建立信息反馈网或特邀信息员。
鸽界是一个信息量大面广的市场,有很多商机。中荣的赛鸽含金量高,国内广大鸽友很需要,多关赛中综合的前几名也可以在网上拍卖,为中国鸽友提供优质的赛绩鸽。底价标高一些,这对鸽友、对中荣,于名于利都有益。应该利用好中荣信息网络,去打开国内外市场。利用好自身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通过育种配对提供优质幼鸽,按质论价,代挂足环,合作参赛,扩大影响,进军台湾市场及国际市场,在中国信鸽走向世界信鸽市场中先行一步。
第四点:需要建立和加强市场运作机制,打造中荣信鸽团队。信鸽,作为中荣的一个产业,就需要以市场机制来经营和操作。从市场策划到成本管理,从以总教练负责的教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