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进、提高,然后形成超越性鸽种的良好基础。可叹的是国内好些曾经在艰苦条件下屡创不亚于巴塞罗那赛绩的好品种鸽,渗入了优秀洋血后,非贴上洋标签才有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要培育我们自己的优良品种还要优化相应的鸽界环境才成。
四、劳民伤财浪费大。幼鸽参加长达500公里中距离及以上赛程的比赛,确实常常会冲出翔速不同凡响的优秀个体,但总体放飞的损失面远远大于成鸽也是事实。最近英国科学家通过先进的仪器进行跟踪测试,得出了鸽子归巢大方向靠磁场定航,具体回归上呈反复搜寻相同路标定势的研究结论,说明在优秀鸽子的导航性能既定的前提下,鸽子归巢也靠后天的训放与不断熟悉飞途固定环境才能增强归巢效果。这个熟悉与熟练程度就需要鸽子的成长与假以时日的训练去积累与成就。未到火候的鸽子不仅赛绩多不如人意,还容易丢失。包括某些晚熟鸽不仅丧失大器晚成的机会,且使鸽主迁怒于种鸽,其父母鸽也惨遭淘汰。于是诸多换种引种,年复一年陷于从头再来的折腾,相应财力与人力的付出也就可想而知。
笔者历数幼鸽比赛的不足之处并非一概排斥幼鸽赛,包括根据中国的地理优势,以巴赛罗那级别的竞翔模式为参照,意在选取千公里好苗子的“正大杯”赛。作为整个赛事中的分支项目,进行幼鸽赛、鸽主指定鸽赛、特比环赛、公棚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均对推动信鸽事业具有促进作用,问题是不能效仿有的地方搞干部分流一样,对正常的整体赛鸽活动也搞年龄、鸽龄切块,让一个活动分支成主流。事实上,中鸽协组织的国家赛,以及今年春季创造1万多羽赛鸽千公里当日归巢神话的江苏联翔都没有限定鸽龄。其获奖鸽成绩的价值就象运动老将王一夫的奥运金牌一样,一点也不逊色,甚至如同富许兄弟的大龄冠军鸽更加弥足珍贵。有鉴于此,故对基层鸽会在组织赛事隐隐约约出现的偏向与误区提个醒。
2004年10月11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