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杂志的撰稿人当的时间长了,就有些故事和事故出现。
最近有大连鸽界舞文的朋友来电诉苦:有喜欢白色信鸽的鸽友要求写文章“吹吹”白鸽子,认为白色信鸽在中国大陆竞翔界的影响还远远不够大,广大鸽友对白色信鸽仍然持漠视、轻视甚至蔑视的态度,使得喜爱和使翔白色信鸽的朋友觉得有点吃不开,自己老是感觉“另类”,总之目前还是不太舒服云云。得!这文章还是由你来写,结铃还须系铃人,这系铃当然更是系铃人了!反正这事得有个了断,捧是“吹吹”,骂也是“吹吹”总归是“造势”,你看着办吧!
毕竟是在中国鸽坛上“行走”,一些发展趋势和动态还是能够感觉到和把握住的。自“村松白”集团在神州大地上先是“酷毙”了而后又“酷毕”了(又名“酷瘪”——笔者注)之后,稍事休息,又一轮白色信鸽宣传、鼓动、引进、使用、推广的新高潮,就要到来,其潮头,已经可以望见。以信鸽羽色颇难改变之顽固程度分析,长脸儿的豪杰慕利门的铅笔灰划归雨点系列;“火凤凰”划归绛鸽系列;比较有可能标新立异并加以推广的,只剩下白的了。白鸽子在中国鸽坛由来以久,最终并没有大兴于世,但也决不会断绝。我再加一句:就是全世界竞翔界都不玩白鸽子了,中国也不会让白鸽子断种!此乃白色信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竞翔运动中之地位。
最近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播放了一个有关鸽子的电视片。看过的鸽友不呼上当但呼不过瘾。其中有一句解说词慧眼独具般的深刻:中国的养鸽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导致,我们对鸽子的培育,长期偏重于观赏性角度。少许用于赛飞的,说句过头话,是将观赏鸽中体形还适宜于飞行的、虽然已经严重家化但还残留一点小范围归巢本能的几个品种,在赶着鸭子上架。李梅龄大师出道时使用的“武器”,如松江灰、紫金白砂,就是这一类,关起门来自己“小来来”还可以,欧美的近现代竞翔鸽一登陆,咱们的“武器”,就象6岁男孩手中挥舞的木头手枪了。后来的事情不用我来叙述,但我们应该注意,李大师用的紫金白砂,就有一个白字。再查查资料,所谓松江灰,是属于中国粉灰鸽系列中的一种,羽色银灰,也叫松江白,既然喜欢观赏,那就一定少不了白色,白色好看,这是共识,古今中外都这样认为,爱白之心,人皆有之。但看中国人这么强烈的“白鸽情结”,竞翔鸽成为驯养的主流之后,我们能忍受数十年的无白鸽时代么?距离产生美,阻隔产生欲望,倘若信鸽家族中,白羽方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中国人还不闻风而动吗?非白羽的信鸽,就最外一根大条是白的,还深情地命名为“
黄金条”呢!
中国人有浓浓的崇洋崇外意识。在洋人洋货面前,中国人有时会迷失自我。就是因为从洋人那里传来的现代竞翔鸽当初就没有白色的,才能迫使中国人一度彻底地割断了白鸽情结。从李梅龄、黄钟时代,至改革开放的今天,大约70年,中国信鸽竞翔领域中,白色信鸽基本上是个空白。不少人知道上海有位张锡坤前辈,手中握有一系白色信鸽,名“锡坤白”,甚至还有人看到,或者有机会有可能得到,但是,由于洋人那里没有什么动静,洋人在白色信鸽方面长期按兵不动,所以中国鸽界对“锡坤白”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哪怕这“锡坤白”的先祖极有可能就是洋鸽。中国人浓浓的白鸽情结为什么不能导致白色信鸽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呢?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白色观赏鸽品种,却不能培育出自己的白色信鸽品种呢?原因可“想”而知:其他羽色的的信鸽品种我们不也没培育出来吗?我们就是习惯于观赏、把玩儿,因此我们可以培育出诸多金鱼、茶花、杜鹃花、兰花品种以至不久前的君子兰品种,我们把
观赏鸟、鸣虫的把玩儿技艺,
蟋蟀的斗玩儿技艺发展到炉火纯青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惜蟋蟀、
蝈蝈儿、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