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就长成“花椒爪”了。公棚是粗管理,一旦看见有病时,就是治好它也没能力赢奖了。不耐粗饲的鸽子也不行,不长肉,体质上不来。所以,有这些缺陷的,不能作(公棚用)种鸽。
记者:以你们自己的做法为例,究竟选用什么样的种鸽比较合适呢?
X 君:我打公棚比较早,那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种鸽,都是用自己家里的鸽子作种参赛。前面已经说过,不是家里所有的种鸽都能作为送公棚的种鸽,我现在的做法,是有选择的先把自己的种鸽分分类,看哪些鸽的能力适合哪个公棚的比赛,然后作出鸽子先试,不理想就再调整,也引进一些好的外血鸽,这可以提升速度。有了好的、比较理想的名次,就把这鸽子拍回来,由它继续往下作育鸽子,继续去打公棚,如此反复,成绩会越来越好,也比较有把握。
记者:你这是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方法。 Y君又是怎么做的?
Y 君:我主要是以从公棚拍来的获奖鸽为种鸽,不过不是什么名次都要,也不是什么天气赛况下获奖的都要,我是有选择的要。具体点,就是首选高位名次的,如果比赛竞争得比较激烈,前几十名差不了几分钟,只要血统清楚,有作种价值,名次都无所谓。因为鸽子比赛的事情很难说清楚的,不在状态、有点什么缺陷、或者近血什么的,都可能飞得稍差一点。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是这样选的,如果天气不好,归巢的很少,这就不好挑了,我要仔细查查它们预赛飞得怎么样。如果也飞得不错,证明这鸽子更可贵,那得拍过来;如果预赛不怎么样,是很靠后的名次,这样的鸽子一般都不是鸽主的主力血系,是人家备用打坏天气的,这我不能要,要了也用处不大,我不能也指望下次比赛再来个大阴天吧?我要的是真正的“快马”,特别是名家的快马!
通常情况下,我也不是只要一只,如果一个人的鸽子有多羽获奖,我会多拍几只,这些鸽子在血缘上一般都有关连,用这样的鸽子互配作出鸽子再送公棚,把握比较大,差不多都能进入获奖名次,并且是比较好的名次,当然我还是送原来的那个公棚,或者赛况类似的公棚。至于是不是能拿到前三名,那得看配对和决赛时我的运气如何了。
记者:这是个很现成的办法,也是鸽界公认的作育公棚参赛鸽最快捷的方法,这实际是“用飞过的鸽子继续去飞”的好办法,最大的优点是把握性大,少走弯路。 Z君是用的什么鸽子?
Z 君:我的办法不专一,有用“血统鸽+公棚成绩鸽”的,也有一色的“血统鸽”和一色的“公棚成绩鸽”的,反正怎么做能赢,就用哪种方法。试了这几年,比较起来效果差不多。
使用“血统鸽+公棚成绩鸽”和专一用“公棚成绩鸽”作育打公棚,成功的道理他们两位都已经说了,我就说说我对专一使用“血统鸽”的认识吧。
我相信“好鸽就飞那一滴血”,所以重新开始立棚养鸽就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外籍“血统鸽”,同时也拍进公棚外籍获奖鸽。外籍名家的“血统鸽”有些的确身手不凡,有的不行,没飞过、没试过的就得靠“碰”出几只好种鸽来。我用后代已证明遗传没有问题的,继续作育用来打公棚效果很明显,但也不是哪个公棚都能赢,也得选公棚打,外籍“血统鸽”一般都有赛距的极限,送错了地方,有时一个名次也拿不住。
当然,我使用最多的是“血统鸽+公棚成绩鸽”,实际它们都是外籍鸽,只不过外籍公棚成绩鸽是大家看着在公棚飞出来的,追逐这种鸽的人不少,因为就现在外籍鸽成堆的这个市场,公棚获奖外籍鸽的可信度比纯粹的外籍“血统鸽”要强,所以卖得也贵。用它们配上我的外籍“血统鸽”作种,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记者:就公棚比赛用种鸽而言,在年龄上是否有什么奥秘?
Y 君:公棚从送鸽到比赛时间跨度一般都在半年左右,打得是早熟鸽,晚熟鸽就没戏了,所以得培育早熟鸽。用公棚比赛成绩鸽直接作育,养成这个习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应该还是早熟鸽,公棚参赛不成问题。
Z&nb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