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一位欧洲鸽友来到中国,在他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目光中,中国鸽坛是陌生而新奇的,充满活力的,蓬勃向上的。他欣赏中国的超远程赛事,也欣赏中国以老品系杂交外来鸽而创造出的新鸽系。他在中国转了一圈之后发表了一篇文章,后被翻译在台湾《名鸽天下》中,文中说:一个赛鸽人口超过三十万的国度,正在蓄势待发……她是否将成为未来世界上超级赛鸽强国?他还说,西方世界都向往比利时,荷兰,德国和英国,视这些国家为世界赛鸽运动的先导,这因为他们不但鸽友数目众多,同时赛事的竞争也甚为激烈和经典。可是,很少有人晓得饲鸽人口最多且竞赛最激烈的国家并不在欧洲,却是在亚洲;它是全球幅员排在第三且人口最多的中国大陆,中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3亿。全国饲鸽人口则高达30万强,冠于全球,且鸽赛已发展成一项全国性的运动。他在文中最后说:中国大陆的鸽友们越来越热衷于跟国外沟通,且不断吸收和适应国外的赛鸽运动经验。
最近中国鸽协CRPA加入了FCI(国际鸽联)……我体验到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和组织能力,我肯定,这一国家未来将会成为世界上的赛鸽运动的超级强国和领导者一一这就是一位诚实的外国人对中国鸽坛未来的预测。一个外国人几年前的大胆预测。这个预测能够成为现实吗?这个大胆的论断能够成立吗?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赛鸽运动的迅猛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的超级赛鸽强国。
理由一:正如外国友人所说,中国有着赛鸽运动的雄厚基础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处处都有信鸽组织,从青藏高原到新疆雪域,从内蒙草原到天涯海角,从长江到黄河,处处都有CRFA的鸽子在飞翔。中国的赛鸽组织巳从大城市向农村延伸,中国人有着传统的赛鸽文化,中国的赛鸽运动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完善的赛鸽体制,中国有自己的巴塞罗那一一国家赛,有众多的公棚赛,有着奋起直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勇气和决心,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理由二:中国人对赛鸽运动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中国人对鸽子的投入程度和迷恋程度是世上少有的,有钱要养,没钱也要养,可以不要家,可以不要老婆,但不可以不要鸽子。可以没有多大的房子,但一定要有鸽子的一席之地。你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只几平方米的阳台,可以不晾衣服,但一定要搭个鸽棚。自己一年到头不吃花生米,但鸽子却经常拿来当点心。要骑上几十里自行车,流上一身臭汗去训放。有付出但不一定有回报,有理想但未必有成功,付出依旧,爱心依然,再有身份的鸽友也会去铲鸽粪、再讲究的人也会拱一头鸽毛,沾一身粉尘。中国人一旦爱上了鸽子,很难再摆脱,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实在难得。有这样一群人在,中国的赛鸽运动何愁不兴旺发达。
理由三:前辈的辛勤努力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赛鸽运动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中国现代赛鸽史并非一片空白:中国赛鸽大师李梅龄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引进欧洲名鸽培育中国名系之时也正是世界级大师詹森家族鸽系刚刚起步的时候,李梅龄以其培育的中国鸽系开创了中国现代赛鸽的新纪元,他的鸽系一直发展到今天,并经后人的不断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超远程品系。之后又有黄钟,汪顺兴等创造出黄种、吴淞,高家绛、中国西翁等中国远程品系,再后来又有一批沿海鸽友用远洋船上带回的天落鸟培育出中国的中短程快速品系。这些中国品系鸽具有着中国人的特点,归巢毅力强,可以说在远程、超远程鸽的鸽质上,中国鸽的品质完全不亚于欧洲的远程名系。前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和弥足珍贵的育种经验,这为中国赛鸽运动的再次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由四:改革开放为中国鸽坛输入了新鲜血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赛鸽运动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太好时机。先是老一辈养鸽家张亮舒、张朝德等从泰国华裔养鸽家谢国民处引进詹森、狄尔巴、凡汪路易和阿列维什等世界名系之后荷兰爱亚卡普又在中国抢滩,批量正宗欧洲名系鸽开始以商品的形式在中国登台,从此,一个又一个的外国赛鸽人通过公棚,通过鸽展,通过拍卖会等各式交流活动进入中国,中外名鸽交流拉开了序幕。据说近几年每年输入中国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