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些鸽友在某些刊物上,列举一系列竞翔数据,论证从上到下,从南到北,普遍存在着300公里比500公里不好飞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就有人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今日,笔者也想谈点个人意见。欢迎鸽友批评和指教。
在涉及问题之前,我也谈一个问题或者叫“不正常”的普遍现象。
综观近几年的公棚赛成绩,凡是在300公里左右的预赛中飞得好的鸽子一般预赛取前30名,决赛500公里时往往飞得很不理想,甚至榜上无名或飞失;而在500公里左右的决赛中前名次的优胜鸽,往往在预赛时榜上无名,甚至多数在预赛中是100名或200名之外。当然,极个别者除外。至今尚未见到预赛前三名鸽,进入决赛冠、亚、季军的行列。 如:2001年江苏鸽协五台山赛鸽中心公棚,预、决赛综合冠
军曹宁岗的一羽环号为071721的赛鸽,其预赛是23名,决赛是92名:说明预赛1-22名鸽,未有一羽进入决赛前92名的。这种现象勿须多举例,恐怕已成公认的事实。
就当今种的素质之高,公棚鸽又是优中选优的精品;加上日前饲喂条件之好,为什么出现300公里预赛飞得好的赛鸽,就飞不出理想的赛绩甚至飞失;而在500公里决赛中高名次优胜鸽,缘何在预赛的300公里短途中,反而往往名落孙山呢?这个谜团该如何破译?
笔者认为,与品种和杂交产生的变异有关。有的短程品种鸽,在300公里左右就爆发力特别好,飞得快。2000年我的一羽雨点鸽,在北京天龙公棚预赛时第一批飞归,排名14位,在决赛时就未归巢。经询问作育者陈刚先生,方知是300公里冠军配沙特卢名次鸽作出。另外,中程鸽杂交育鸽,因祖上成分复杂、血统难以知晓,返祖现象或隔代遗传也会育出短程爆发力好的快速鸽。但这些鸽子在中程500、700公 里上往往飞到300多公里时成了强弩之末,要落处休息。这就造成飞速不理想或者丢失。鸽子不同的种系和个体,有它的善飞强项和特点,全能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那么,有人会说我的一羽鸽子就拿过300、500、1000公里的三项冠军,这该如何解释?这样的鸽子千公里是它强项,只是在300、500公里上没有遇到强项对手而已,其在300、500公里上的分速不会很快。
言归正传。鸽友们常说的300公里难飞,是同500公里对比而言。“难飞”无非是指300公里的分速和归巢都不如500公里理想。赛程近了200公里反倒分速不快而丢鸽多了,使很多鸽友感到困惑和不好理解。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
1、种鸽的品种和定向培育有关。
现在,最时兴最流行的赛事是500公里左右的中程赛,如奖金最高的公棚赛、特比环赛、大奖赛,一般重头奖在500公里这一搏上。故与时俱进的
鸽迷们,从引种上也好,自己搞定向培育也好,都定位在善飞500公里左右的中程上,浓缩这个赛距上的优秀遗传鸽子作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重头戏”赢大奖;恐怕很少有人把精力集中在300公里上。而人们往往又认为500公里上飞得好的鸽子,飞300公里更是小菜一碟不成问题。那么飞500公里是强项的鸽子,在300公里上飞不出理想的成绩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世界百米赛冠军美国的路易斯,她善跑的强项是100m,如果让其跑60m
就不一定很理想,速度不一定有百米快。
2、一般赛事先放300公里,随后是500公里大赛,一般素质差的劣质、平庸之辈就在300公里这“门框”上被刷掉了,到了500公里上一般掉鸽很少了,归巢率也就高于300公里了。现在种鸽档次和饲喂条件都在提高,幼鸽中劣质鸽也是身强体壮,在训放50公里、100公里上往往能随大群势席卷而回,而刷不下去。进入200公里,300公里是优存劣汰的关键门框,一般劣质鸽就会掉队或定向不准而飞失。
&nb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