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提出了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并根据三种神经特性的表现组合成不同类型。赛鸽受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它们在运动时能量物质的消耗和体能恢复期的能量储存,同神经系统支配肌肉活动的剧烈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通过不同种类动物实验材料都证实这一点。同时说明了运动时被消耗的能量物质,在运动后不仅能得到恢复,而且这种恢复还能超过原来的水平。体能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动物实验证明,长时间运动后,不同能量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以磷酸肌酸最快,糖元次之,蛋白质最慢。还有研究表明,持续时间长的耐力性运动结束后,被消耗的脂肪要到第三天才出现超量恢复。赛鸽经过一次大运动量的竞翔返巢后,第1至3天机能水平明显下降,到第3至5天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第5至8天才能出现超量恢复,这是赛鸽体能超量恢复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赛鸽个体神经活动特性组合类型的差异性,它们在同一次竞翔运动,同一时间返巢的情况下,其体能超量恢复的时间和速度有明显的差异,有的赛鸽体能超量恢复时间与一般规律相比较,明显缩减了时间,并且在规定时间的下一次竞翔更远的距离时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而另一部分赛鸽体能超量恢复时间与一般规律相比较,明显延长了恢复时间。由于在规定时间内的下一次竞翔更远距离寸,它们的体能还没有达到超量恢复,从而导致赛鸽竞翔运动能力下降或者竞翔失败。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高级神经活动时,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动物的行为表现(竞翔返巢速度或中途丢失等),主要是它们的神经活动特性组合类型的差异性决定的,他依据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特性的表现,组合成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由于赛鸽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和体能超量恢复的能量物质储存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这为我们研究和探讨赛鸽体能超量恢复受神经活动特性组合类型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神经系统对恢复机能的支配功能
赛鸽属于进化的高等动物,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亦更加重要。例如赛鸽在竞翔活动中,必须具有确定返巢方向的导航能力,持续保持长时间飞行运动的能力,寻找食物和水源的能力,躲避天敌和人为捕捉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大脑神经活动支配下完成的。赛鸽由于视觉功能的高度进化,它们的视觉对环境具有严格的选择性,竞翔环境与棚舍周围环境的比较,使它们产生逃避竞翔环境的返巢行为。这些与它们大脑皮质的视觉区域的功能有关。赛鸽在返巢的飞行运动过程中,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神经活动经常不断进行校正和改善肌肉活动,这种校正是靠视、听、前庭感受器的传人冲动来实现,这些感受器反映外界环境变化,肌肉收缩与放松的程度,动作阻力的大小,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身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等。
十八世纪末,法国学者比夏(Bichat)把植物性神经系统看作是独立地支配内脏的神经系统。他认为机体是由掌管植物性生命和动物性生命的器官所构成的,内脏属于植物性生命,感官和躯体骨骼肌属于动物性生命。根据比夏的意见,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节仿佛是内脏的脑髓。而躯体的动作是在感官作用影响下由脑和脊髓来掌管的。以后,兰格来(LomgLey)又详细研究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构造,他把它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根据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兰格来把胸腰段的传出神经纤维称为交感神经系统,把头、骶两段合称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大部分脏腑器官都同时接受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的双重支配。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来看,这个系统所支配的器官非常广泛,包括循环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感官的附属部分以及某些内分泌腺。一般说来,内脏器官都由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的双重支配。
交感神经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应其支配,而且一个节前纤维要与好几个神经节内数十个神经元形成突触。故而一个节前纤维兴奋可引起较为广泛的节后纤维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遇有紧急情况时更是如此。例如赛鸽在竞翔返巢的运动过程中,心率加快、每次心搏的排血量增加,体表血管和胃肠道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入骨骼肌的动脉扩张,血液供应增加;瞳孔扩大,到达视网膜上的光刺激量增加,视力得以提高;肾上腺体质在交感神经系统支配下,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增加其他交感神经系统的效应。同时使肝内糖元分解,血糖浓度上升,为肌肉运动提供更多的能源;呼吸的速率和幅度增加,肺部毛细支气管扩张,为机体能量代谢提供更多的氧,保证进入肌肉的大量碳水化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