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举办的比赛往往都是一年之中的重头戏,奖金丰厚的“幼鸽大奖赛”、“公棚幼鸽赛”等500Km级别大比赛大多在秋季举办。但秋季比赛归巢率与飞行速度大多不如春季,鸽友们满怀信心参赛,大多赛后扫兴而归。笔者认为秋赛难乃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决定,若想在秋季出成绩必须进行分析。首先,秋季的500Km比赛大多在10月后举行,但信鸽须在全身大褪毛期间参加训放,如调理不及时体质必然大幅降低,必然影响飞行速度;其次,在10月份决赛时节令已近寒露,白昼时间减短,信鸽比赛日的可连续飞行时间减少,必然影响信鸽的归巢率;再者如,条羽的褪换、蚊虫的叮咬、归巢途中不可预见的雨雾天气等等诸多因素,都增加了信鸽的归巢难度,信鸽的飞行速度受到影响上显而易见的。
信鸽要在秋季的比赛中获胜,把信鸽的体质调理到最佳状态很重要,但信鸽的顽强毅力更加重要。尽管我们陆续引进了大量优良的外优鸽,使信鸽的体质不断强壮,但若注意一下近年秋季的500Km比赛成绩,您会发现冠军鸽的分速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何者?信鸽在归巢途中以舒适飞行速度飞行,若某只鸽子的舒适飞行速度比其他信鸽慢,则受合群习性的影响,它会拼者毅力尽力提高它的飞行速度坚持归巢,或因体力耗尽而歇息。若天气好、赛线难度不高,则很可能会信鸽大群飞归的现象,而此时冠军鸽的飞行速度则受风向的影响较大,;若天气不好或赛线难度较高,信鸽不容易形成大群飞归,甚至大多数单独飞归,此时能坚持飞行归巢的,除体质强健者外,不乏众多信鸽是凭顽强毅力才坚持归巢的。佐证如下:
一、公棚观战
山西省太谷县金林公棚举办的483公里决赛,放飞地山东腾州海拔不足80米,归巢地海拔840多米。决赛时,信鸽需飞行300多公里平川后,再横跨100多公里,平均海拔约1300米的太行山脉,直至最后10公里才能进入归巢地(太谷属太原盆地边缘的谷地)。该项比赛较为艰难,金林公棚集鸽3300多羽,预赛后仅剩决赛选手1200多羽,决赛当日归巢鸽也仅160多羽,最后仅归420多羽。决赛时选手鸽归巢时零零拉拉,大多单独归巢,即使形成小群队,其数量最多也未超过5羽,天黑时还有独行鸽归巢。观赛鸽友还亲眼目睹了罕见的一幕——前30羽归巢鸽中有2羽因体力不支竟仰面朝天翻了跟头,还有几只信鸽归巢后趴在鸽棚顶部甚至走不动,这些信鸽的顽强毅力与精神意志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艰难的比赛淘汰了大量跟群鸽,使具有独自导航和顽强毅力的品质得到提瘁,当日归巢鸽的价值自然有目共睹。金林公棚在赛后举办的拍卖会上,某只150多名的当日归巢鸽,在经济不发达的山西,居然拍出了3500元的高价。
二、顽强的毅力品质会强势遗传
例一:上海中荣实验鸽舍举办的多关比赛之艰难众所周知。2004年的第三届比赛中,太原鸽友李远征与李全升,参赛6羽(4羽主力),获2个单关冠军。CRPIC-O3A-000118获三关综合14名、第五关单关冠军、七关综合亚军;CRPIC-O3A-000120获二关单关冠军、三关综合冠军;CRPIC-O3A-000119获得第四关单关9名;CRPIC-O3A-000121获第一关单关19名和第四关单关20名、三关综合16名等成绩。
李远征与李全升养鸽时,选择有顽强的归巢意志的优胜鸽做种,经常在恶劣天气的比赛中经常获得好名次。他俩认为,短距离看养功,比的是进棚的速度,体现不出血统的优势,难免有些优胜鸽是“跟群鸽”;中远程看血统,血统不良的信鸽则很难做到当日归巢;只有具有单独定向归巢的优胜鸽才能做种,要防止跟群的获奖鸽进入种鸽棚,跟群鸽复放归巢性能不佳,育出的子代也大多不佳,决不是好种鸽。李远征的500Km冠军鸽,在沙尘暴天气下,夺取500Km冠军,领先亚军1个多小时,他没有让它直接做种,而是接着参加了5次以上的比赛,直至该鸽受伤后才进入种鸽棚。该鸽进入种鸽棚后第一次配对,便育出了CRPIC-O3A-000118、119。并且他的700Km5名[指定冠军]与500Km11名[参赛12000多羽],获奖后仍参加了5次500Km级以上的比赛,才进入种鸽棚,并育出了500Km3、8、13、21、27名等优良赛鸽。
例二:太原鸽友张建军,引进了四羽幼鸽(神奇888直子),他没有引种后直接做种,而是将它们送去参加了鸽会的多次比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