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呼吸外部的空气。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幼鸽先将薄膜啄出一个小洞,通过底部的气室呼吸外部的空气,这时鸽蛋会微微震动,幼鸽也会不时发出声响。再过12-14小时,幼鸽便会破而出,呼吸外面的空气。与此同时,为胚胎提供营养的卵黄也被最后吸收完毕,在小肠壁上形成一个小囊叫做憩室,从此这个囊将伴随鸽子的一生。有趣的是,幼鸽孵出后,这一过程中,幼鸽还要饮食一种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羊水。在幼鸽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羊水和卵黄囊都能够提供保护幼鸽不受病菌侵害的抗体。
在这种复杂的生理变化进行的过程中,幼鸽最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这一阶段,外部的环境一定要非常适宜,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幼鸽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多数情况下,鸽舍的温度往往偏高,而湿度则偏低,这两种因素会导致幼鸽也不会顺利长大,甚至会导致脱水。
我相信很多鸽迷,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尽力使幼鸽破壳而出,但却发现幼鸽出壳不久就死了,那是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幼鸽脱水。对于这样的幼鸽,如果我们能一滴一滴地喂给它们足够的水,它们就能够活下来。脱水的幼鸽很容易在孵化进行的过程中死亡,我们能够仔细观察鸽蛋,就会发现蛋壳里还残留着未吸收完的卵黄和干燥粘稠的蛋白。
要想获得较高的孵化率,种鸽一定要在育种期间获得舒适的环境和充足的水分,尽量让它们多接触雨水或者经常给它们洗澡,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喷雾瓶对雌鸽和鸽蛋喷洒少量的清水,使它们保持足够的湿度。一般来讲,理想的鸽舍条件,温度最好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该保持在70%左右,可以在鸽巢中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以便监测。
总的来说,只要做到如下几个简单的步骤,多数鸽舍的孵化率都会有显著提高。
在育种和孵化雏鸽之前的一个月,要注意加强种鸽的营养。
鸽巢中要保持彻底的洁净,要注意随时清理鸽舍里的污物,保持鸽舍有足够的湿度。
如果以上的措施还没有起作用,就要请鸟类学家帮助检测是否受到病菌的感染,还可以通过解剖鸽蛋来分析导致孵化率下降的原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