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系统得到锻炼,提高了呼吸系统的功能。我们都知道,鸽子是双重呼吸,它有九个气囊,经常不断的训放,使每个气囊得到锻炼,久而久之,使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经常进行训放的幼鸽,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得到增强,幼鸽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减少,但每次的呼吸量却大大提升。肺活量加大,呼吸加深,呼吸率减少,最大通气量得到增加,这些都为幼鸽的竞翔提供了优良的肌体保障。如果在幼鸽时期不经常训放,气囊功能得不到充分锻炼,等到赛鸽的肌体发育成熟后锻炼就会事倍功半。
四、幼鸽的早期训放能全面地发展肌体素质
赛鸽的肌体素质是体质强弱的标志之一,它是赛鸽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另外,饲养者可以通过早期训放,从小培养幼鸽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快速进棚、听懂主人的口哨意图、增强主人与鸽的亲和力等。在幼鸽训放锻炼过程中,能使它们更多地受到异地的地理地貌、对装笼的应激能力、天气变化、天敌袭击等自然力的锻炼,从而可以提高赛鸽的应变能力,增强它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抗御力。实现提高飞行速度、提高全身肌肉的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人为的加强幼鸽阶段的训放工作是现代赛鸽运动的基本要求,科学的适时训放,有利于幼鸽的机体成长、加强机体各器官的运行活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训放强度要与营养相结合,训放距离要循序渐进根据幼鸽的疲劳程度适当调整,以短距离多方位为主,激活本能,促进幼鸽识途能力、飞行能力的提高,逐步筛选出优秀的竞翔健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