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是可爱而又充满灵性的动物。在这里不分种系,一概而论。习性大体可分为记忆、适应、情感、性和一般行为等五种。记忆分为对配偶的记忆、对鸽舍的记忆、对主人的记忆、对其孵育中幼鸽的记忆;适应分为对宁静环境的适应、对群体生活的适应、对饮食习惯的适应;情感分为对配偶的情感,对卵和孵育中幼鸽的情感,对主人的情感;性又可分为一般性行为、精神性行为;一般行为分别是筑巢行为、孵卵行为和育雏行为。
一、记忆:优良的信鸽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在此略以说明:
1、对配偶的记忆力:不同品种、不同个体和所处环境各异,一般情况下,雌雄鸽经过四、五天隔离后,与其他异性关于配对笼中,不与其他异性鸽相见的话,一两天便能配对成功。有些个别情形的信鸽,竟然一两个月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此不考虑健康原因),对任何新配偶不感兴趣。由于对其原有配偶记忆力——情感太深(让人感动,又气愤),遇到这种情况,原配雌雄鸽都需拆对改配时,需要鸽主拿出十分的耐心,早做准备,经过三、四个月的隔离,赶在春季发情旺盛期间对改配鸽配对,孵育过雏鸽后,才可保证种性纯正。
2、对鸽舍的记忆力:一对鸽子,在一个鸽舍居住相当时间,对舍的巢箱、鸽舍方位、周围环境等产生记忆。实验证明,幼鸽开家的地方,就永远是它的家,从此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也是将赛鸽在异地放飞归巢、代(寄)养的成鸽,一旦恢复自由,飞归旧里的原因。至于放飞距离,有的数百、上千、甚至几千公里,放飞地形有的无论一马平川,有的崇山峻岭,既或是一片汪洋江河湖海,都不能阻当它对家的记忆。
3、对主人的记忆:信鸽对主人的相貌、身材、体形、呼唤的声音、习惯动作、给食时间等等,都会有产生清晰的记忆。有时给信鸽喂食有呕吐反应的药物,即将再喂药时,它就先产生呕吐的感觉,做呕吐的样子。此即主人善待信鸽,信鸽的恋巢性增强的根源所在。
4、对卵和孵育中幼鸽的记忆力:早有“恋蛋不恋雏”的养鸽谚语;如果将超过十天大的雏鸽,放在另一对正在哺育小于十天雏鸽的巢箱中,且将小雏鸽移走,此时,小于十天雏鸽的亲鸽,将会啄击刚放入的幼鸽,或拒绝哺育,可见对孵育幼鸽的记忆力。个别哺育能力强的亲鸽,视其他雏鸽为自己亲生,来者不拒,一同喂养,不能一概而论。且大小相差不多才行。
二、适应:似乎适应与记忆相矛盾,正可利用于信鸽的管理。
1、宁静环境的适应:信鸽喜欢安静的环境,外界事物如猫、鼠、那怕是舍外空中的飞鹰,对它们都是一种可怕的威胁。遇上这种情况,严重时它们有的不再回巢,晚上宁愿在楼宇屋檐的一角栖息。也许欧洲鸽友运用的“蔽光法”,不光有利于赛鸽羽毛的兑换,还有有利于赛鸽的恢复疲劳,以利再战。
2、群居生活的适应:信鸽沿袭祖先的群居性。鸽友们都有“天落鸟”误入己舍的经历,其实,是这只“天落鸟”在迷飞后,更多的是惧怕孤单,投群而居的安全感使然。再就是早、晚家飞,鸽群聚焦飞翔的情景,养鸽者无一不见,无一不晓。所以,鸽舍宝地寸土寸金,既不能拥护难堪,空旷伶仃没有“群势”,两样都会影响信鸽的恋巢性。
3、饮食习惯的适应:引进一羽种鸽,或幼鸽到鸽舍,大都很快自行解决饮水、进食问题。特别是自家的成鸽,盛饮水、饲料、保健砂的器具,只要你放在鸽舍的任何公共区域,短短时间里,皆能找到充饥果腹。过去,由于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工作时间的限制,饲养的信鸽经常“落野”,“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正是利用信鸽的这一习性,我国鸽界的前辈,培育出举世无双的超远程鸽系。
三、情感:忠贞不渝的感情,是鸽友热爱信鸽的重要原因之一。
1、对配偶的情感:当鸽子配偶中的一只死亡或训赛丢失时,另一只会因惦念而急燥地舍里舍外的寻找。信鸽短距离比赛,平时采用寡居制或鳏夫制管理,上笼前让它们短时间亲密相聚,可以大大提高赛鸽的归巢速度。
2、对孵育中幼鸽的情感:“母鸽恋蛋,雄恋雏。”其实不然,不管一对配偶中的雌或雄,当另一只移走、死亡或丢失,都不会弃它们的孩子而不顾,而是继续哺育,直到幼鸽独立。
3、对主人的情感:在主人每天精心管理下,信鸽每天接近鸽主,日久生情。主人可以根据品种、赛程不同,有意识地亲近或疏远它们。短赛(分秒必争)则亲,远程则疏而不生。
四、性行为:世间万物食色性也。
1、一般性行为:在信鸽发育正常、环境熟悉的情形下,它们会“一夫一妻”从一而终。除非人为干扰,中途少有变故。性行为分为两种,求偶与求欢。求偶阶段,雄鸽不分昼夜地追逐着雌鸽“咕、孤、咕、独……”地诉说衷肠。纵然铁石心肠,也会被这无边的赤诚消融。求偶成功,雌鸽点头同意,进入求欢阶段。雄鸽围着雌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