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风行的“特比环”大奖赛委实让赛鸽运动提升了一把。然而,又有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四处漫延。勿用笔者多说,其中辣汤苦水,风言风语,多少有人尝过、听过。凡此种种,对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鸽友来说,这些又别有滋味在心头了。为什么?一地鸽事的兴衰,成也“特比环”,败也“特比环”。愣是有那几个不那么自觉或害群之马的鸽协或俱乐部,拉起大旗作虎皮,把鸽协搞成家天下,把俱乐部办成自已的小金库,把“特比环”赛当作自已的提款机。结果呢?要么是比赛举行了,奖金也发放了,但暗箱操作多少令鸽友找不到北——原来,比赛从集鸽到司放再到报到全是鸽协俱乐部说了算,放飞点的距离也缩了水,既无司放地裁判的签单证明,又无公开透明的集鸽报到程序。最令人诧异的是,那些堂而皇之执裁赛事的裁判们竞是多年未经体育主管部门审核、鉴定的“黑裁判”,试问,比赛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何在?反正有人出来说话了,搞鸽会就是要赚钱,“特比环”就是要赢利。至于其他,愿赌服输吧┅┅输了的鸽友有情绪,那赢了的鸽友呢?意见更大,原来,几年过去了,那几位赢得上位大奖的鸽主,几万元奖金现在还没有兑现。省内媒体和国内多家的赛鸽杂志都对这些事件作出过报道。
被视为激发赛鸽运动和鸽友参与热情最佳手段的“特比环”比赛,在经历热烈的满堂喝采后,被一群居心叵测的小人主使,最后所得到的却和鸽友所希望的结果天差地远,甚至搞的人事失和、天怒人怨。于是乎,近几年凡在武汉市境内举办的特比环赛事,小打小闹尚能收支相抵,不赔不赚。凡是单环金额上了百元的,保准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为什么,“公信力”成为赛事发展的桎梏。推出较高参赛费用的“特比环”不经过审慎的评估和安排下已经变得很难实施。
湖北省信鸽协会的当家人,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主任王中流拍案而起。信鸽运动从体育运动项目来讲,就应该按《
信鸽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来组织实施,如果把它看作一项新兴的体育产业来着,就要按经济规律来办事。在湖北绝不容许有这种有损信鸽运动健康发展的事情存在。“特比环”赛事的举办,是鸽协、俱乐部重大的决策,必需要慎重其事的处理,因为每一步都会关系着鸽友的切身利益和参与热情。是一种比赛形式去与留的结果,更是对于一个鸽协组织的公信力与运作比赛能力的考验。
湖北翔祥赛鸽俱乐部在这种背景下催生,诞生之初,鸽友观望、迟疑。会不会又是换汤不换药的新铺开张?
翔祥俱乐部的全体工作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把鸽友心中的问号拉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想当初,俱乐部推出的几项特比环赛事,因鸽友的怀疑、观望发售情况并不乐观。实际需发放的奖金与收入之间有几万元的亏损。按照大多人想法,这种情形是最容易在后期的赛事组织中出现故事和事故的。俱乐部董事会明确表态,奖金绝对一分不少按时发放,竞赛组织接受鸽友全程监督。几场比赛下来,说怪话的没有了;为俱乐部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中肯建议的多了。
2004年春赛结束,终于有鸽友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向翔祥俱乐部联名上书,要求举办“百元特比环”。而此时俱乐部管理层正在探论是不是要考虑大多数鸽友实际经济状况和俱乐部经营,该不该推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比赛。鸽友们说得好,翔祥俱乐部两年多的经营运作,大家有目共睹。养鸽参赛,只要有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赢得高兴,输得明白。俱乐部为大家办事,我们鸽友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呢?
俱乐部的运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武汉市黎达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主动伸出援手,倾力主办赛事。冠名支持2005年“黎达杯”特比环信鸽大奖赛。并表示,这场赛事的冠军鸽,将以保底价5000元收购。
6月5日,当2000枚特比足环在武汉三镇开始发售,江城鸽友多年未见的赛鸽热情被重新激发。截止6月15日,足环发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