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喂!”当一名参观者走近时“比利”说,紧跟着就是断断续续的“嗯”……“是的”……“然后发生了什么?”
首要任务:“速配”
体型较大的鸟通常两只共住一个鸟笼,体型较小的则群居在2个大鸟舍中。据说这样比较符合它们各自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习惯。
多数种类的鹦鹉都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终生只与另一只鹦鹉相伴。避难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它们找到新的伴侣。
“米洛”是一只大个子的
绿翅金刚鹦鹉,从头到尾有90厘米长。在它6年前来到“绿洲避难所”后,埃尔登把它和另一只差不多大小的
军舰金刚鹦鹉“拉拉”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希望它们能结成“一对儿”。
“‘米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说,‘喂!’。”埃尔登回忆说,“‘拉拉’当时就从树枝上掉了下来。”
两天后,这两只鹦鹉就并排站在了树枝上,“米洛”还把一只翅膀搭在了“拉拉”的肩头。此前从来没有说过英语的“拉拉”也开始偶尔说出“喂”“你还好吗”之类的话,当然,都带有“米洛”的口音。
支出全靠捐款
由于避难所每年25万美元的支出全靠捐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居民人数”,繁殖活动被严格禁止。尽管如此,随着美国“婴儿潮”一代人因步入老年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埃尔登预计将有更多无人照料的鸟儿需要进入这样的“养老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