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林学、记者杜江、主任记者戴畅报道: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凌海市大有乡双庙村的李维民和杨国辉准时从家里出发,骑摩托车十几分钟,到凌河口自然保护区“上班”。他们的任务是在这片83556公顷的保护区里巡逻,一方面打击那些非法捕猎野生鸟类行为;另一方面,监控禽流感疫情。现在,大、小凌河口湿地附近的农户,都具有这样双重“防范意识”。这是市林业局和凌海市委、市政府努力工作的成果。
我市是野生鸟类迁徙必经之地,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鸟类在锦州迁徙、停歇。据保护区的同志介绍,在这里,共栖息着229种10余万只鸟类,其中包括丹顶鹤、黑嘴鸥、白天鹅、灰鹤等35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自去年11月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市林业局和凌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严管严防。他们印发了1万余份宣传单,向附近村民宣传禽流感防控知识,做到家禽圈养,人严禁直接接触野生鸟类。同时,保护区每天还要采集候鸟粪便送有关部门检测。
市林业局加大野生鸟类监测工作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120处鸟类监测点,分布在全市的各个乡镇,其中闾山保护区、凌河口保护区是国家级鸟类监测点,黑山绕阳河湿地是省级监测点。目前,这120个鸟类监测点全部启动,有专职人员在本监测点范围内严密监测。今年2月,市林业局对鸟类监测点进行了工作检查。同时,加强与动监、卫生等部门的协调,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