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壳不齐该杀、出壳略慢该杀、三日头不抬该杀、四日便不齐该杀、五日不抢食该杀、八日不争斗该杀、十二日不占领地该杀、十五日不会攻防该杀、二十日不会啄食该杀、二十三日不自行离巢也该杀;什么:舌尖略黑该杀、身形略长该杀、条羽稍长该杀、背部稍弓该杀、龙骨长了该杀、耻骨不硬该杀、尾羽稍翘该杀、腰部显弱该杀、肩部稍扛该杀;什么:家飞先落该杀、气喘吁吁该杀、抢食不欢该杀、饮水打嗝该杀、占巢过激该杀、打斗好强该杀、不听召唤该杀、驯放迟归该杀、归巢疲惫该杀、恢复稍慢该杀、外表不合意的该杀、三次不能获上位奖的也该杀!!简单罗列,相信大家伙也都耳熟能详,见多不怪了,可细细品味,总感觉有些‘牢骚话’想发一下!
撇开‘丝丝’的经历不谈,汰杀真的非得要‘全民皆兵’,非得要‘兵戎相见’?如前之所言,如果每一位鸽人都可以读懂赛鸽,那也就不会有许许多多冤假错案,事后之懊恼、悔恨,不会有现今如火如荼的极具诱惑力的赛鸽运动了。
荷兰赛鸽家,世界公棚之王‘皮埃尔瓦森’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选择品系很重要,既然选择了就要坚信它,并且持之以恒去加以发扬光大’。试想,与其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引进那么一大棚,到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就严格把关,选择好种源,那么最终的‘汰杀’也就不会那么的悲壮,自己的心爱,也就不会那么悲鸣了;日前再次翻阅了比利时著名赛鸽理论家‘范·葛兰伯根’博士撰写的《珍惜每一枚鸽蛋》一文,感触颇深,文中强调了卵泡的形成过程以及特定的形成数量,弥足珍贵,恳请爱好者们不要轻易汰杀;很多年前阅读过的一篇由加拿大赛鸽家‘希尔维奥·马塔尚尼’撰写的《汰杀背后的真相》一文,至今仍记忆犹新。
“如果以为鸽友想借助大量且持续不断的汰杀来维护鸽系及赛绩的平衡,那将是很奇怪、很不合理的事情”; 他说:“生长停顿”是进行鸽体汰杀的唯一因素。即如果一羽雏鸽或在其它阶段的鸽子生长停顿,即代表这羽鸽已经无价值可言,且可能会对你鸽舍的未来产生威胁,则必须立即将其汰杀”。感言值得细细斟酌,慢慢品味。
何谓‘生长停顿’,我想只有自己历经实践再实践,慢慢去用心体味,用心感
知了
其实个人之喜好,唯美之甄别,才是‘汰杀’之后需要仔细回味总结之处。面对冠军鸽,举座哗然,为什么?因为不是心目中的王子模样,是早已圈定于‘汰杀’范畴的那一类,是‘丑’在作祟,是人为枉加的评判;迷途未归的内心却一直在惦念,回来夺冠的,却始终熟视无睹,不为所动。任凭风吹雨打,那还会容忍它们传宗接代,留下一儿半女……
‘汰杀’,其实也是一种心态。也值得我们去做一番判别和争议,是对是错,是非曲折,鸽海无涯吗! 好了,行笔至此,就此打住。
‘丝丝’是无辜的,应该说是老夏在特定的条件下‘拯救’了她,给了她无限的未来;‘丝丝’是幸运的,她带给鸽界的思考远远超出了她自身之价值,值得尊重。由‘丝丝’号想到的一切,一定还很多,很多,很多……
汪天民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