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飞行靠翅膀,翅膀是赛鸽飞归的最大也最根本的硬件,翅羽的宽窄与长短,主羽的大小及形状,与鸽子飞行中产生动力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样的羽翅结构能产生最理想的浮力的推力,什么样的能有效减少赛鸽的飞行阻力,降低赛鸽在飞行中所消耗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应速度和赛程上的飞行速率呢?必须运用飞行力学、结构动力消沉了的基本规律,结合大量的赛翔实践去研判、探索,进而得出正确结论。中国的赛鸽运动从近代自李梅龄先生与洋人“叫板”至今大半个世纪以来,由中、短程开始逐步兴盛起来,加之在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环境下,至二十世纪中期,远程、超远程顾了大陆鸽友崇尚的赛程。台湾又由于地理所限,只能组织多关制的短、中程的比赛。而大陆一度对短程的比赛根本不正眼视之,在长期推崇超远程赛制的竞翔环境中,对翼羽的形态结构,形成一种固定的喜好,具有长、宽、大羽翅形的赛鸽成了鸽友们推崇的翼型,尤其是对十根主翼中前三根大羽更为重视,不但要求长需齐尾,而且要幅宽头圆、三根一样齐。这样的标准一度形成了一种时尚,鉴鸽唯审翅膀,不论血统如何,能适应什么赛程,只要羽翅宽、大、长、定是好鸟。加之一段时间内,有关信鸽的几种媒体,按长、宽、大、齐的标准列出大幅的,只有典型意义超远程获奖鸽的彩色羽翅图片,作为范例推荐,推波助澜,产生了强大的效果,记得当时我和一些初涉赛鸽圈的鸽友一样,常去鸽市或深入农村寻觅那类具有特殊羽翅的本土鸽或是飞超远程留落下的“天落鸟”。
近几年来,随着信鸽运动与国际赛制接轨,随着中西赛鸽的交流和海峡两岸赛鸽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深入,一个多元化、大纵深,多角度的赛鸽运动正日益兴盛。台湾的中、短程多元制也备受大陆鸽友推崇。在诸多鸽友重视血统,追求肌肉,讲究羽质,注重结构的同时已把羽翅的形态及结构作为决胜的重要参数进行研究。在经过反复对比各赛程的获奖鸽,以及不同品系在不同赛程中的优势后发现,适应短、中、长、超远程不同赛程的鸽子,它们羽翅形态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长、宽、大羽翅的鸽子并不能超自然规律在短、中程比赛中夺魁。下面笔者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年的实践对不同赛程的羽翅形态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1、窄、短、曲——中短程赛鸽的羽翅
中、短程指500公里以下赛程,这类赛程比赛,除定向能力,归巢意识之外,主要比赛鸽的爆发力。因这样赛程的比赛,获奖鸽正常气候条件下分速都要逾千米。一般300公里需4小时左右,快速者可突破3小个半小时;500公里快者在6小时左右就可报进。归舍途中几小时不进食水,要高频率扇翅,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分析,鸽子要增加飞行速度,就必须增加扇翅的频率和速度,更重要的是在支付同样力的情况下只有能产生最大动力和最小阻力的羽翅才能产生最高飞行速度。因鸽子飞行中扇翅的次数,速度与空气的摩擦系数成正比,而羽翅的形态,结构的合理参数与空气的阻力及摩擦系数成反比。比赛飞行中每向下,后扇动一次的前提是先向上,前伸举一次,长、宽、大的羽翅与空气的接触面大,摩擦系数高,所以阻力大,必然削减了鸽子扇翅的频率与扇速,随之将不可能产生高速飞行所需的推力,这样就必然降低了赛鸽的飞行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短程赛鸽前三根大羽不得过长、过宽。我们可以从电视中慢镜头播放的赛鸽飞行图像之中清楚的看到,赛鸽在直线平飞中,双翅并不是完全展开的,而是向内微收,加之主羽前几根大条均有一定的弯曲度,故在疾飞时,身体正面与空气接触截面减少了,自然,阻力也就降低了,惯性必然增大。另外飞行中每举伸一次双翅,都要将气流从羽轴之间排划与封挡一次,向前、上伸举时要排,向下、后扇击时要将气流封挡于双翅之下,从而在扇压的过程中向后推出,以产生向前的动力,故主羽,尤其是前边几根大羽条不得太宽,以减少羽翼阻力,增加排风和搏风能力,减少相应的摩擦系统,自然阻力就降低了。
那么长、宽、曲有没有一个严格而标准的尺度呢?准确的答案是“没有”。因为每羽鸽子的体形大小,肥瘦,肌肉的力度都不一样,所以只能得出一个相对的结论:那就是,长:“不齐尾端黑线”;宽:“不小于副羽宽度”;弯曲:以弧状排列,呈近似“S”字形态,前稍为流线形,头尖,为上品。著名的詹森血系就具备这种典型特点的羽翅结构,再如,林波尔,慕利门等中,短距离的速度鸽,大都具备这样的特征。鸽友不妨把以上三种血统较纯的鸽子与李梅龄种、凡王·路易等长程鸽作一对照,羽翅的差异就会一目了然,参数也自然在自己的心中了。笔者于1990年在西北大漠军营中养鸽时,满棚百余只全是超远程后代,可其中唯有一羽是银中朋友赠送的当地500公里冠军之后代“小雨点”,因为看惯了长、宽、大双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