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活了几年,深深地感觉到东西方在文化,生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差异,简单的说应该是各有长处,应该是相互学习。但就鸽事而言,像在我国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就比赛本身来说,鸽子是重要的主体,但鸽子就是鸽子,它当然不能满足我们无边的想象力,鸽子的能力只能做鸽子能够做的事情。在这里我想先说明几个在我们的鸽子领域里出现的容易误解的词:能力,潜力,创造与挖掘。一只真正好的鸽子能飞多快,能飞多远,这取决于它的能力,我们不断地给他们营造最适合他们发挥的环境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极限,而距离极限的那个尚未达到的空间我称之为飞行的潜力。潜力需要挖掘就像能力不能够创造一样,这是客观不可变的现实规律。鸽子比赛的速度在逐步提高,这是我们在挖掘他们潜力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创造了他们的这种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作到的仅仅是挖掘潜力,而不是创造能力,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在我们可以控制的领域里操作,而不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努力,那样的话我们一定会望着天空叹气的。打个简单的比方说,我们可以训练人类去跑的更快(这是因为人类或许还有这个潜力,或者跑步的环境还可以改善),但却不能够使人类在水里呼吸(这是因为人类缺少这种能力)。 事实上就我国目前某些比赛和欧洲的大部分比赛相对而言存在着一些性质上的差异,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谁是谁非,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这是个太复杂的问题,我只想就客观事实谈谈看法。比如说在我国有一些比赛是注定不能够达到全部参赛鸽子都归巢的,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比赛虽然也没能达到这个结果,但是这是可以期待的。有一次和一位德国朋友聊天,我问他训放和比赛有什么不同,他半开玩笑的说比赛时他会呆在家里打钟,而训放则不会。然后他反问我说:那你说呢?我楞了一下,马上打开电脑找了一位国内的朋友问,这位朋友也半开玩笑的说,比赛就是说要比训放丢更多的鸽子。 我是认为如果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是为了探索科学的真理,是为了充分了解鸽子本身的神秘,是为了更好的挖掘他们的运动潜力,那么所有的尝试也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在探索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如果决策者在做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不科学性,并且只是凭着一腔豪气的话,想创造奇迹的话(比如说冒雨或者极恶劣天气下放鸽子),那就不应该了,至少应该吸取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鸽友们在家里做了充分的努力,而鸽会在比赛时不能很好的把握赛事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或者对赛事的选择不正确,从而导致比赛的不成功,那么广大鸽友们又如何从这个实践当中去检验真理呢?认真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鸽界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面对这种责任并且勇敢的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