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鸽球虫为单细胞原虫性寄生虫 ,是鸽舍中最普遍也是最需要鸽友关注的肠道疾病。了解球虫的特性与生活史对于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见图),球虫通常是以小肠为主要寄生肠段,但根据球虫的种类不同它所寄生的肠段也会有所改变。球虫侵入肠壁黏膜后,在黏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从而破坏肠壁组织引起下痢-腹泻。且球虫病又往往是伴随着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同时发病,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毛滴虫或流感-正粘病毒、巴拉米哥-副粘病毒、腺病毒等造成混合感染,球虫病发病时也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赛鸽的球虫感染率在90-100%左右,尤其是在高温、潮湿气候闷热环境下,球虫极易滋生繁殖,使鸽舍球虫大肆繁殖,球虫卵密度明显增高,导致大量抱子卵囊被鸽吞入,导致球虫病发病蔓延。
鸽子为球虫的天然寄生宿主,它与鸽毛滴虫所不同的是:鸽通过少量反复吃进球虫卵褒开始,从而刺激体内免疫系统产
生相应的球虫免疫抗体,使鸽子逐渐产生了对于球虫感染的抵抗力,在体内尤其是在肠道内形成势均力敌和平共处的平衡状
态,并不引起发病。对于初生雏,它却可以从乳浆中获得母源抗体•除非在新虫种导入的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病,日后随着
乳浆供应量的逐渐减少、抗体补充量也相应逐渐减少,雏鸽的易感风险也就逐渐增大。
传染途径:
鸽子吞食1枚球虫卵Q,便可产生250万个裂殖体-250万个球虫。球虫整个生活周期约5天,自球虫卵楚吞入到出现症
状鸽子发病约6-7天。球虫的生活史极为复杂 (见图),鸽子所排出的新鲜球虫卵囊,起初对鸽子并不具有感染力,卵囊暴露
于含氧空气中,在20-30。C一定湿度下,经过18-30小时的发育成为具有感染力的成熟抱子卵囊•抱子卵Q被鸽子吞入后,经
过消化液作用将卵囊壳消化,释放出4个子抱子,子抱子由肠隐窝处入侵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发育生长成球形的球虫滋
养体,球虫滋养体先进行数代无性分裂繁殖,成为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配子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繁殖受精后形成合子,再
发育成卵囊从肠壁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主要症状:
轻度感染由于成鸽对于球虫已具有相应的免疫抵抗能力,且近年来由于强健宝类益生菌酶制剂技术在整肠剂方面的普及
推广技应用,使肠道通常都能保持在一种菌群平衡的优势状态之下,即使在球虫感染状态下也可以始终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但当幼鸽在初次感染,尤其是在气候恶劣饲养条件突然改变或育雏过频、营养不良、强烈应激、艰难赛程、长期紧迫、体力不济、疾病感染等情况下,舍内球虫抱子卵填的密度就会在短期内急进增高,造成鸽子在短期内被动吞入了大量的具有感
染力的卵囊,或新品种球虫的出现导入,最常见的却是在其他病原体侵入机体的情况下,形成球虫混合感染而发病。本病发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消瘦/水便/黏便/多饮水/无故呕吐 /耐持力下降/倦怠/乏力/羽毛失泽/肉质松软/肛门污秽/继而水绿便/下痢/失水/胸肌变暗/失水加重产生"削肉症"/死亡,但临床上真正出现血便的却并不多见。
预防:
按照鸽舍的具体情况:如有个别鸽出现可疑症状或者在气候潮湿环境恶劣时,就需要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治疗:
"任何那一种抗球虫药物都不可能一下子将球虫赶尽杀绝,目前所有的抗球虫药物至多也只能够杀灭或抑制球虫繁殖生活史中的一个到二个体内生活吏阶段,达到制止球虫的过度繁殖。因而抗球虫药物的使用要"把握时机",要采取积极主动"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旦遇到舍内有可疑的发病鸽要尽可能 "早期治疗",如若等到舍内多羽发病,任何再积极的措施或许已经为时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