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的思考 编者按:公棚应成为公棚赛鸽品系的制造者,公棚经营应遵循现代企业公司化进程,真正把参与者作为客户来经营,实现信鸽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我国信鸽公棚的产业化进程,虽然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就现在的发展状况仍处在起步阶段,整体行业的规程、操作和合理性仍处在浅层次经营时期。主要表现与国外成熟公棚的公正性、品牌经营、人性化饲养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注意到“中鸽协”针对公棚的经营和发展,出台了“公棚赛事审批程序”,这将对公棚的合理发展,维护“送鸽人”的利益,真正起到规避风险,更对公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我国目前信鸽比赛的主要形式之一——“公棚”,达到完善成熟的产业呢?一、公棚经营公司化培养既懂现代化企业管理,又懂公棚经营的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公棚的工作程序化,制定公司化管理模式,使信鸽的饲养公平化、合理化、科学化,实现公棚经营运作中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提升,为公棚经营国际化做好准备。二、规程科学化、合同化随着我国300余座公棚的建立,大部分城市相继都有了公棚。那么,根据地域、气候等条件制定科学的规程,使幼鸽有一个合理的比赛路线和距离,对幼鸽的生长、发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公棚应通过科学的规程,培养优良的信鸽品系。双赢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守则,规程合同化将是公棚产业化后的必然产物。因此,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一定要体现双方公平的法则,不能愚弄鸽友,不能坐收余利,不能霸王条款,要把经济帐算在前面。我们应重新定义参赛费的合同含义,引发对拍卖费比例的思考,迟归鸽的服务问题等,都是摆在当前公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规程高标准,素质待提高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信鸽比赛在此基础上体现了优胜劣汰。因此,公棚如果都能有科学合理的规程,中国鸽人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不要为过多地劣汰而“摇旗呐喊”,失败多从自身的准备中找原因。高标准的竞翔规程。首先应遵守规程的
法律效力,在科学的饲养条件下,在符合信鸽生存的环境下,必须遵守规程制定的流程。这里特别要提醒是,中国作为信鸽大国,公棚比赛的“超级大国”,理应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公棚品系鸽,而不是皆大欢喜、自欺欺人,自己感觉不错,让老外喜得其乐。因为,这样鸽人不会成熟,这样的信鸽不会在世界大赛中拔得头等,莫非信鸽还要走“东亚病夫”之路吗?笔者认为: 1、国内大型公棚应与世界接轨,向国际公认的高水平看齐。 2、中国鸽人再也不要为归巢率“呐喊”了,要为公棚产业化出把力,品牌才是方向。 3、从合同的角度,应有一个合理的拍卖比例,有关部门应有规定。 4、迟归鸽应免费领取。因为它是合同的服务范畴,不应有单独带有金额的,以归巢为目标的模糊合同来制定。主要是消除目前公棚发展中,放不到位的“致命伤”。四、容量的规范与截止日的遵守公棚的容积与所收鸽数,“中鸽协”应有相关的规定。收鸽的合理,无论从信鸽的生长和鸽友的切身利益都是息息相关,有关部门有条件进行监管,因为它关系公棚的健康发展。收鸽日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遵守,这也是营造公平竞争的重要一环。五、“公棚人”应该想什么从我国目前公棚发展情况看,笔者认为:“公棚人”或多或少的需要补充一下自我,这个概念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信鸽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应该引起中华鸽人的高度重视。,因为“补充”二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的工作太多太多。公棚既然已经成为我国信鸽竞赛的一个主流,更是中外鸽人竞技的平台,因此,让世界承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太多。 “公棚人”不知有过奢望?公棚这个竞技平台是最直接实现中华信鸽表现的舞台,或许已经超越,但摆在自信①面前的工作太多太多。 ①自信:能不能通过公棚这种比赛形式,率先创造出中国的诸多信鸽品种,减少过多的无知引进,能不能形成中华信鸽的出口局面。
天元堂 -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