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拾零[上] 作者:重庆鸽迷
古镇总是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姗姗而来,带着些厚重的风尘和悠长的韵味。它浓缩一段历史的精华,能够反映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深浅,代表某个地域里的人情风土。
我没有领约过清宁水秀端庄典雅的周庄古镇;也没有见识过风媚妖娆的芙蓉古镇。偌大的重庆市,我只到过瓷器口古镇,但瓷器口古镇离市区太近,被太多的都市气息包围和侵蚀,逐渐失去了“嘉陵江边纤夫忙”那诗情画意的古韵,除了几栋仿古建筑以外,没有多少让人砰然心动的东西。而印象中,坐落在皑皑玉龙雪山脚下那清溪缭绕,古乐袅袅的丽江古镇便成了心驰神往的地方。
汽车将我们带到丽江新城一家宾馆,宾馆的设施虽然有些简陋,但洗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整整洁洁,让人能够立刻忘却舟车之劳。但让我们迷惑不解的是宾馆的餐厅里,玉龙雪山上流下那比高原的天空还纯净的冰川雪水,为什么就不能洗净餐具上的油垢和菜叶的痕迹。商店里3,4元一瓶的啤酒到了游客手里就会暴涨到10元以上。稍有申辩,服务员的答复是:嫌贵就别喝。
稍做休整,我们便步行来到了一墙之隔的丽江古城。
隔着远远的街道,便看见古镇街口的小河里立着两架古老巨大的水车。站在街口平视古镇:展现在游人眼前的是大片大片古色古香传统的中国式古典建筑,街道用一块块石板铺就而成,一条条清澈的小溪顺着每条街道的入口缓缓流向古镇的深处,岸边蓬松着一棵棵碧绿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摆着胖胖的身姿,显得憨态可鞠。小溪两岸的店铺都是清一色一楼一底古典木质琉璃建筑……这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不能不勾起游人对茶马古道的追忆。
踏着石板铺就的街道遁溪而行,心情自然变得明朗快轻。古味十足的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让人目不暇接。我打心眼佩服这里用心良苦的店主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才在茫茫世间淘到了这些远古璀璨的文明。这些远古风情雅致的摆设,给丽江古镇增色不少。
我不敢问及大件古董的价格,和一个古玩店老板正在为一个“袁大头”讨价换钱时,一个操浓重江浙口音的游客在我耳边轻轻提醒我:老弟不要买,这个东西是我们那里翻砂仿制的,出厂价只有1元左右。他的话让我暗吃一惊,慌忙丢掉手中的银圆,向那位南方的朋友感激地点了点头,飞也似地跑了。问及导游。导游的话更让我大吃一惊:这街上的古玩就没有一件是真的。
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前走,我无法再去欣赏那些“与古镇交相辉映”的古代文明。一家毛皮店让我和孩子好奇的停住了脚步,里面悬挂着的大大小小的藏獒皮仿佛走进了狗的时装世界。一位藏族打扮黑瘦的小老头坐在店子的中央,刁顽的眼神从鼻梁上那副老花镜上面的空隙游弋出来,阴森地窥视着外面的一切,我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孩子好奇地摸了摸“狗狗”的头部,老头立马象敏感的纳粹士兵一样破口大骂而出:小孩,你妈的+不买就别摸。孩子一脸无辜,委屈地看着我。我给他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刚迈出毛皮店,孩子忿忿地问我:那老爷爷怎么骂人呢?我胡乱地安慰他:这里是古镇,古镇里当然还是古代人,他们不会很快就学会文明。孩子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我们顺着沿街的小溪前行,一路上是不计其数的酒吧,酒吧的门口大都悬挂着一串串招牌式的大红灯笼,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酒类。大多酒吧的生意都显得极其萧条,我正感纳闷,导游告诉我:这里晚上会变成欢乐的海洋,“一夜情”发生率高居全国之首。我真不明白:这传统的地方,居然会如此“时尚”,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现代对传统的亵渎。
和大家一样,我也得装模着样去领略一下纳西古乐的博大与神秘。宣科口口声声标榜他本意是继承和发扬纳西人的精髓和文化。既然是发扬和继承,那么,昂贵的门票就让我特别费解。
宣科自称是纳西古乐的代言人,其实我觉得这位“七十多岁的小伙子”更像出卖纳西文化的商人或骗子,有着“吉普赛”头脑的他不知道在那里找来一帮会点乐器的老哥们,有板有眼地给观众来上几段。我不懂音乐,所以也说不准这是不是原生态的纳西古乐。但陈唐后主谱写的那些曲子在他们满是皱纹和老年斑的手中变的流畅.变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