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信鸽文化
在“冲出亚洲,飞向世界”的阶段目标达成之后,在奔向“接轨国际,科学养鸽”的另一目标途中,这样的期盼,无时不刻在我内心深处回荡。
《科学养鸽》双月刊能够与广大鸽友见面,特感谢科学出版社领导们的远见,办刊对科学出版社来说,轻车熟路并非难事,但愿意大力支持信鸽竞翔科学化,这份额外的关注,令人感动。
杂志是新知识和旧经验汇聚的场所
办信鸽期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鸽协领导的支持、出版社的协助、作者的来稿和鸽友的掌声。
过去,鸽友总得左等右盼,好不容易才收到一本新杂志;在世界互联网的数字(digital)时代,信息快速传递,新知识排山倒海而来,陈旧且有限的知识,显然不足以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科学养鸽》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诞生,适时加入耕耘中国信鸽文化的队伍,深庆恭逢其盛,亦感任重道远。
《科学养鸽》试刊号尝试跳脱现有的框架,提供方方面面的信息,呈现多元风貌,目的在探寻读者们所渴望的是哪一方面的养鸽科学。
《科学养鸽》试刊号部份转载《赛鸽运动》的文章,因为我们相信好文章是不存在地域性的,未来更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报道欧美赛鸽互联网信息,《科学养鸽》会大胆探测鸽界的脉动,并设法满足鸽友在科学养鸽领域的知识渴求,请读者给我们一点时间,编辑部将全力以赴展现全新的风格。
“开疆辟土?中国台湾鸽界第一人”是我自己进出祖国10年,亲自在天津赛鸽棚下海操盘比赛的头一遭,像这样压倒性的竞争优势不可能持久,因为好的观念及管理模式无法隐藏,如水渗沙迅速扩散。这篇实战采访,有可取之处,不妨细读。
“选种秘法”选自《詹森育种原理》一书第34篇,作者武高平,醉心中华古文物,也因为具备深厚的考古功力和耐心,才能埋首育种十栽,奉献个人育种精髓。
千山独行侠叶弘雄,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学新闻艺术的他,三两笔就匀勒出一幅锐利的翅膀。高深莫测的他,听我讲路易士描述挂在客厅的油画是台湾鸽友赠送的感到讶异时,始终微笑不语,看过他的专访,才明白原来赠画者不是别人。没错,用平凡的手段,获得的只是平凡的鸽子。
叶弘雄特别把自己的鉴鸽标准无私奉献给《科学养鸽》的读者,值得再三咀嚼。
南星第二,谁称第一?
到1999年底为止,南星鸽舍拥有的国际冠军鸽达到了30羽。虽不说后无来者,却是前无古人。霸气十足,也唯有南星有此条件。
早在30年前,南星鸽舍创办人黄金波既见人之所未见,以大手笔引进欧洲国际大赛冠军鸽,并持续以南星鸽舍名义,赞助一年一度的马赛国际赛冠军首奖。
“养鸽疑难杂症问答”是南星第二代掌门人黄良德、黄良仁兄弟的经验精华,每一道问题都是实战智慧的结晶,不可不读。
《詹森兄弟传奇》一书即将规划出版单行本,希望读者透过片段章节的刊载了解本书的价值。世纪名系育种心法尽在本书字里行间,岂能错过?
我们优先介绍在祖国台湾鸽界商誉卓著的知名品牌,包括鸽药、用品、用具,及在台湾省翔制下露脸的强豪名系,这些已在祖国建立据点的台资赛鸽企业,或正准备跨入亚洲最大赛鸽市场争食大饼的个体,都将带给读者潜藏无限商机背后的另一番思考。
过去不等于未来
回顾旧世纪,开创新未来,《科学养鸽》以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经验、提高科学品味的精神,誓为中国信鸽文化的马前卒。期盼鸽友将养鸽的所见所闻,撷取精华,形诸文字,就是养鸽科学创作,就是科学养鸲文化,投稿《科学养鸽》,为中国见证20世纪的信鸽发展史。
《科学养鸽》欢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养鸽创作,包括启发心智的养鸽笑谈、小品、漫画、诗词、鸽艺或任何科学形式的创作,一经选用,稿酬从优(请阅征稿细则)。
粉墨登场前总是匆忙上妆、仓促打点,编辑工作虽近乎吹毛求疵,疏漏仍恐难免,尚请鸽界贤达不吝赐教!
订阅《科学养鸽》无异为中国信鸽文化的发展注入动力,请与我们一起跨步迈入赛鸽新世纪。
[1] [2] 下一页